《一瓢紐約》是張北海的散文精選,并配有百幅彩圖。能體現(xiàn)出一個妥帖平易恬淡的人,一個寫“無用之物”、視角獨到、讓人著迷的老嬉皮。

中文名

一瓢紐約

頁數(shù)

448

類別

文學 > 中國現(xiàn)當代隨筆

字數(shù)

240000

語言

簡體中文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張北海

開本

32

出版時間

2015年4月1日

裝幀

平裝

簡介

張北海的散文精選,并配有百幅彩圖

ISBN

9787208124424

定價

45 元

內(nèi)容簡介

《一瓢紐約》是張北海的散文精選,并配有百幅彩圖。這不光是一個講美國講紐約的文化讀本,這里雖有舊物但絲毫不老,更是能體現(xiàn)出一個妥帖平易恬淡的人,一個寫“無用之物”、視角獨到、讓人著迷的老嬉皮。[1]

作者簡介

一瓢紐約

張北海,本名張文藝,祖籍山西五臺,1936年生于北京,長在臺北,工讀洛杉磯,任職聯(lián)合國,退隱紐約,著作隨緣。[1]

主要作品:散文集《美國:八個故事》。

陳丹青稱他為紐約蛀蟲,他上世紀70年代到達紐約定居至今。在臺灣,他名氣很大。這當然不是因為葉嘉瑩是他的中文老師、張艾嘉是他侄女,也不是因為他在美國華人圈中的“江湖地位”,而是因為其為人為文的風度,也因此阿城說,我迷張北海文字的根本原因,在于迷其風度。[1]

作者序

一瓢紐約

我人在紐約,以母語寫作,文章發(fā)表在兩岸三地。這至少說明,生存環(huán)境決定了作品內(nèi)容。但是在一個如此復雜多樣多變的生活現(xiàn)實中,任它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飲。至于說取的為什么是此一瓢,那只能怪我寫作隨緣。也許緣有點玄。換個方式說,四分之三世紀下來,我走過了兩個時代,兩個文化,和那八千里路云和月。因而不難想象,我的人生經(jīng)驗,免不了或多或少地滲入作品之中,作...[2]

前言

一瓢紐約

我的叔叔 張艾嘉

從我第一篇小學作文被老師贊賞,題目就是《我的叔叔》,到開始看他的文章,對他總是有一種崇拜。我長大了,他卻也沒老,我們開始有共同的朋友。從紐約到香港、臺灣到大陸,我看到了別人對他的尊敬,還有說不完的羨慕。他的生活態(tài)度,如同他喝酒:專情于威士忌,慢慢品嘗、認識,深入了解。所以他只談他懂的,其他的,就聽聽別人怎么說吧.....[3]

一瓢紐約

目錄

一瓢紐約

我的叔叔(張艾嘉)

作者序

24 塊美金的傳奇—一張“出生證”和一筆遺產(chǎn)

“哈德遜”的夢想——嘗試錯誤?無心插柳?悲劇英雄?

美國國債

流動的詩

大中央

世界交叉口

回到未來——如果北京是棵樹,歷史是它的根

獨特天空線

當非藝術(shù)人士面對新作品的時候

跪式公車

物換星移

舞臺紐約

街頭表演

蘇荷世代 蘇荷現(xiàn)象—一個旁觀者的回顧

良心基金——天真?(是的)內(nèi)疚?(肯定)可愛?(哈!)

吸煙者的悲歌

好萊塢之夢

迪士尼的樂園

迪士尼的魔幻

搖滾與革命

胡士托國

70 年代的美國

太平洋樂園

酒戒

訃聞

一個美國現(xiàn)象

又一個美國現(xiàn)象

西裝與便裝

自然的呼喚,生理的要求——別以為在紐約解決這個身體需要是那么方便

夸族酋長的禮宴

紐約情殺(昨天和今天)——就情殺來說,浪漫時代過去了

歌后,妖姬,門徒

帆布球鞋——從昨日之古到今日之酷

牛仔褲

烏鴉炸醬面

??!火雞

從北京到臺北美國學校

東非事件

金門與我

臺北城市學——以紐約為例

高架:化夢為實——老建筑到人民公園

我腦海中的50 年代臺灣

五臺山上,五臺山下

藍山和咖啡

吃這本書——回味宣一寫做菜

“月舞”餐車

保齡草地——也算是美國獨立革命圣地,但是人們今天只看到那頭牛

紐約生蠔

曼哈頓的樹-—人才濟濟,樹木稀稀

古巴中國吃—哈瓦那和紐約

寬條窄條,無所不在-—新概念及其他

蘇格蘭往事-—“天使的份額”引起的回憶

附錄:聞北海先生笑拒談酒事有贈(鄭愁予)

出版后記

· · · · · ·

媒體評論

張北海猶如紐約的蛀蟲,即便《紐約時報》的訃告欄,也是他導引我們解讀紐約的絕佳素材。假如諸位真想領(lǐng)會這座大都市,請讀張北海?!惖で?/p>

他(張北海)行文說話的口吻是一個有耐性的老友的口吻,不慌忙、不賣弄、不情感泛濫,更不會道德教訓。他的好奇心代替了我們的好奇心,他的研究卻補救了我們的怠惰。讀這些文章像是飲年份老酒,初時只覺順口,后來就知道是真滋味了。——詹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