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召,號“抱鳳”,生卒年不詳。他不急不徐,就把那地方治理得“廉靜民安”,“臥理有余”。逝世后,皇帝頒“制命”表彰他的政績,并誥封他為“文林郎”。

基本介紹

閻召,號“抱鳳”,生卒年不詳。他是閻廷梓的侄子,學(xué)識淵博,清高古樸。他生長在有功績的大家族,卻飄然有出塵脫俗的念頭。他喜讀黃老的書,懂得吐納修練之術(shù)。

明萬歷己酉年(1609)中舉,任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知縣。那里駐軍較多,軍屯交錯,士兵與地方士民經(jīng)常發(fā)生矛盾。他不急不徐,就把那地方治理得“廉靜民安”,“臥理有余”。不久轉(zhuǎn)調(diào)高郵知州(又名“州牧”),在任上政簡刑清,官吏考核被定為“循良第一”。兩年后解職還鄉(xiāng)。時值明末,戰(zhàn)亂頻仍,他綸巾道服,和項城的縣宰李元善,共同策劃城池防守辦法,項城得以在亂世保全。逝世后,皇帝頒“制命”表彰他的政績,并誥封他為“文林郎”。

生五子,都是藝苑有名的人,子孫都能詩書傳家。逝世后,誥贈“文林郎”。

宣統(tǒng)三年《項城縣志》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