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葉蒿系,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多年生草本或?yàn)榘牍嗄緺?。菊科植物,本系我國?種。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初時(shí)被短柔毛,后漸稀疏,脫落。莖中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或近全裂,每側(cè)有裂片5-8枚,第二回深裂,小裂片邊緣具多枚櫛齒,中軸具小櫛齒或無櫛齒。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或狹窄的圓錐花序。

中文名

裂葉蒿系

菊目(Asterales)

植物界

春黃菊族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菊亞綱(Asteridae)

拉丁學(xué)名

Ser. Laciniatae Kitam.

菊科(Asteraceae)

亞科

管狀花亞科(Carduoideae Kitam.)

蒿屬 (Artemisia)

亞屬

蒿亞屬、艾蒿組、裂葉蒿系

本系中國有2種。

艾蒿組

命名來源

裂葉蒿系?Ser?4.?Laciniatae?Kitam.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76(2)卷

艾蒿組?Sect.?2.?Abrotanum?Bess.

系4.裂葉蒿系——Ser?4.?Laciniatae?Kitam.?in?Act.?Phytotax.?Geobot.?8:?65.?1939.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yàn)榘牍嗄緺?。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初時(shí)被短柔毛,后漸稀疏,脫落。莖中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或近全裂,每側(cè)有裂片5-8枚,第二回深裂,小裂片邊緣具多枚櫛齒,中軸具小櫛齒或無櫛齒。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或狹窄的圓錐花序。

下級(jí)分類

褐苞蒿Artemisia?phaeolepis?Krasch.

裂葉蒿Artemisia?tanacetifolia?Lin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