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水山 音譯“龐卡蘭貝蘭丹”。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石油生產(chǎn)地。位于北蘇門答臘省馬六甲海峽沿岸北頭,有煉油及石油化工廠,附近的龐卡蘭蘇蘇建有油港,可停泊10萬噸級油輪。參加早期建設(shè)油城的人都知道,在茂名市文沖口附近有座雷打嶺,在市區(qū)北面有座鷯哥嶺和“火水山”,這里有段悲壯的民間傳說。

位于

北蘇門答臘省馬六甲海峽沿岸北頭

歷史傳說

五千萬年以前,茂名市區(qū)原來是一片海湖、沼澤的盆地,動植物生長繁茂,由于地殼的變化,古生物沉積,在溫度壓力影響下,形成一片油母頁巖。后來,從外地遷來居住的人逐漸增多,但生活很窮,白天勤織耕種,夜晚點的是竹篾火照明。有一年冬天,兩名牧童在山上用露出的頁巖壘灶砌窯點火烤番薯吃,石頭般的頁巖被火越燒越旺!消息傳開,附近村子里的人們興高采烈,紛紛挖回石頭巖作柴燒火,后來發(fā)現(xiàn)有很多油,人們又用土法加工提取的油當(dāng)火水用來點燈作照明。一股油味裊裊上升,飄到天上靈霄寶殿,玉帝詫異道:“為何有股油味?”太白金星上前啟奏:“萬歲,人間有座‘火水山’,百姓從石頭巖燒出油用來點燈的?!庇竦叟溃骸霸瓉砣绱耍粶?zhǔn)百姓點燈?!绷⒓磦髦迹梢幻咨駚淼侥咸扉T,降下凡間,壓制百姓,封鎖“火水山”。

在“火水山”不遠的一條村子(后取名“油甘窩”村),有個寡婦帶著一孩子擔(dān)柴賣草度日,這孩子聰明能干,常常逗鷯哥(八哥鳥)玩,大家習(xí)慣喜歡叫他“鷯哥仔”。這鷯哥仔看到“火水山”被雷神封鎖,黑沉沉的夜,寒風(fēng)颼颼,非常氣憤。他年方十八歲時,告別慈母和鄉(xiāng)親,千辛萬苦來到南海,他一邊大喊一邊哭:“大慈大悲觀世音,救救百姓吧!”這一喊,驚動了一老漁翁,坐船而來詢問,鷯歌仔把人們怎樣發(fā)現(xiàn)頁巖、燒火點燈照明,雷神禁山,百姓受苦的事說個端詳。老漁翁聽后深受感動,便送他一個神奇的海螺,吹響能呼風(fēng)下雨,再送兩顆千年海底石,教他遇難時如何使用。說完,老漁翁在海上隨風(fēng)而去,不見蹤影。

鷯哥仔拜謝遠去的老漁翁,掛起神奇的海螺,藏好千年海底石,艱辛起步,前往佛山,拜十八羅漢為師,學(xué)到十八套武藝功夫。他回到了家鄉(xiāng),見到村民慈母,歡喜萬分。他帶領(lǐng)村民拜雷神,要求玉皇大帝開山救民??衫咨袷謭?zhí)雙錘,一道閃光而來,氣勢洶洶,一眨眼,要打鷯哥仔和村民。鷯哥仔為救村民,使出十八羅漢拳斗雷神。雷神使出雙錘劈來二十響,以每秒鐘發(fā)出五千億千瓦雷電殺來。鷯哥仔被迫出手二斗雷神,用一顆千年海底石拋去,打落雷神雙錘。雷神激怒,化作烏云遮住天上太陽、月亮,使人間日夜不分,漆黑一團。鷯哥仔用老漁翁送的神奇海螺,吹響喚來大風(fēng),吹開烏云,大地重見光明!雷神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化作千萬億度高溫,以每小時發(fā)出熱量六十億度,焦死莊稼,煮滾湖水,百姓叫苦。鷯哥仔又是一吹神奇海螺,喚來大雨降溫,莊稼得救,湖水澄清。這時,雷神變作猛虎吼叫,張開大嘴,想吞下鷯哥仔。鷯哥仔被逼三斗雷神,又拋出第二顆千年海底石,打得雷神昏倒。鷯哥仔在雷神身上奪下金匙,打開封鎖的“火水山”,百姓撿回頁巖燒火。可憐的鷯哥仔為了給人間帶來光明,和雷神打得筋疲力盡,最后倒下變成了一座嶺,叫“鷯哥嶺”。

再說那雷神被千年海底石擊昏,沉睡千年蘇醒,不好回天上向玉帝交差,只好長年累月坐在“火水山”前,望著飛去一群鷯哥,最后變成一座“雷打嶺”。這是一個民間傳說,由于舊社會無能,這里“地下埋著寶,地上不長草,雷澇旱成災(zāi),窮人把飯討”。

南方油田

解放后,共產(chǎn)黨派來了勘探隊,勘測這里油頁巖儲量50億噸,金塘、羊角儲量就有19億噸,平均厚度22.75米,最厚33米,最薄2.05米,平均含油量6.9%。1956年,毛澤東主席發(fā)出“現(xiàn)在我們準(zhǔn)備在廣東的茂名(那地方有油頁巖)搞人造石油,那也是重工業(yè)”指示。在這塊全國注目的熱土上,11560名建設(shè)者進軍茂名,開發(fā)頁巖“火水山”。很快,電鏟轟鳴,火車吼叫,干鎦爐煉出滾滾的人造石油。從此,茂名成了南方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