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濫邑,夷父顏之弟叔父所建,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濫國國君,即邾大夫黑肱棄其封邑而奔魯。

漢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封魯共王子劉弘,為昌慮侯,傳位至孫劉蓋,三世國除,改縣。

昌慮縣 古濫國也

侯國封土大部在羊莊鎮(zhèn)境內(nèi),表屬泰山郡。

198年(漢獻帝建安三年),分東海郡,于昌慮縣置昌慮郡,不久郡廢,仍屬東????!逗鬂h書》載“建安中,昌慮有藍鄉(xiāng),屬東???。”

晉惠帝元康年間改屬蘭陵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廢。

隋文帝開皇六年,改蕃縣為滕縣,屬徐州部,廢蕃薛合鄉(xiāng)、昌慮等舊稱。

隋以后,滕縣境內(nèi)漸并一元,昌慮不為縣治設(shè)置,而后漸為村落。因時有土筑故城依在,昌慮地所在村落遂稱土城,名至今未變。

據(jù)明清《滕縣志》載,昌慮縣薛河南岸有(桃)陶山,山麓有范蠡廟,陶山陰薛河畔有范蠡釣魚臺;又昌慮縣有石樓,孟嘗君為其女所建;城東薛河北岸有徐懋功墓,為其后世所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