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全宋詞

詞牌名

減字木蘭花

作品類型

即事感懷

主題

抒懷

主題

宴飲

主題

典故

作品賞析

上片起首兩句,化用杜甫《徐卿二子歌》中“徐卿二子生絕奇,感應(yīng)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的詩句,但把杜詩“吉夢”字面的來歷“維熊佳夢”四字,以“夢”字葉“送”字。這樣原本爛熟的典故,卻也錘煉得別有一番風(fēng)味。三、四兩句,以夸誕大言,善頌善禱。“氣橫秋”字面本于孔稚圭《北山移文》“霜氣橫秋”,結(jié)合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詩的“子雖軀干小,老氣橫九州”,而改用一“壯”字,切合小兒特點。第四句本出于《尸子》:“虎豹之駒,雖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氣”。但這里主要仍然是翻用杜甫《徐卿二子歌》中“小兒五歲氣食牛,滿堂賓客皆回頭”的句子。上片四句,大多是從杜詩中借來,但一經(jīng)作者熔鑄,語言更覺矯健挺拔。

下片第一、二兩句“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描寫的是古時“三朝洗兒”的熱鬧場面。三朝洗兒,古時習(xí)俗,富有人家,一般都要大會賓客,作湯餅之宴。席上散發(fā)喜錢喜果,叫作“利市”。喜錢用之于湯餅宴上者俗稱“洗兒錢”。作者把這個笑話,隱括成為“多謝無功,此事如何著得儂”,把晉元帝、殷羨兩人的對話變成自己的獨白,把第二人稱的“卿”字換成第一人稱的“儂”(我)字,意思是多謝,多謝,我是無功受賞了,這件事情,怎么可以該著我有功呢?語言幽默風(fēng)趣,謔而不虐,結(jié)果此語一出“舉坐皆絕倒”,確實不是作者在自我吹擂。在這篇作品中,雖然沒有什么思想內(nèi)容可言,但如果把眼光放在另外一個角度,看作者語言吐屬的典雅得體,看他隱括前人詩句的技巧,是那么嫻熟,老練,再看文字中所洋溢的歡樂氣氛和作者自身開朗而詼諧的性格,豈不是一種精神享受。

這首詞是作者與老友應(yīng)酬之作,有戲謔之意,但也能見出作者性格中開朗而詼諧的一面。[4]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九月,當(dāng)時李常任湖州知州,蘇軾在赴密州知州任途中經(jīng)過湖州,于是偶獲機(jī)緣,參與了李常的洗兒宴,寫下這首詞。詩詞中的應(yīng)酬作品,絕大多數(shù)是內(nèi)容空泛的陳詞濫調(diào),有些比較高明的作品,也不過是用上一些典故敷衍成篇而已,即大手筆也不免。題前有一段作者的自注,把原委說得很清楚。由于他們的交誼,已達(dá)到“忘形到爾汝”的程度,所以“作此詞戲之”,也就是說,這是一首開開玩笑的作品。[5]

作品評價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溫叟詩話》:“東坡最善用事,既顯而易讀,又切當(dāng)?!比簟R人洗兒詞云:“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坐。多謝無功,此事如何到得儂。”南唐時,宮中賜洗兒果,有近臣謝表云:“猥蒙籠數(shù),深愧無功?!崩钪魅眨骸按耸虑浒驳糜泄Γ俊庇葹橛H切。[5][1]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文學(xué)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jìn)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學(xué)士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xué)方熾時,加贈謚號文忠,復(fù)追贈太師。在王安石變法期間,蘇軾雖贊同政治應(yīng)該改革,但反對操之過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呂惠卿,因此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后來又因蘇軾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dāng)不了宰相。由于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dǎo)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在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紹圣年間因新黨的章惇為相,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蘇軾遇赦北歸時病卒于常州,時年65歲。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蘇軾靈柩運(yùn)至郟城縣安葬。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1-12-28][2] 傅德岷 . 宋詞鑒賞辭典 . 上海 : 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文獻(xiàn)出版社 ,2008 . 115-116 .[3] 蘇軾 等 . 蘇東坡辛棄疾名詞名句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 119 .[4] 唐圭璋 .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 上海 :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6 . 781-782 .[5] 葉嘉瑩 . 蘇軾詞新釋輯評 上冊 . 北京 : 中國書店 ,2007 . 264-267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