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第,俄羅斯正教會在華傳教士。曾任第13和15屆俄羅斯正教駐北京傳道團領班修士大司祭。他在彼得堡神學院畢業(yè)后不久,以修士輔祭身份隨第12屆俄羅斯正教駐北京傳道團領班修士大司祭波利卡爾普到北京供職,在任期內晉升為修士大司祭。

職業(yè)

俄羅斯正教會在華傳教士

主要經(jīng)歷

1849年率第13屆駐北京傳道團到中國。任職期間,曾多次向沙俄政府提供中國在太平天國革命爆發(fā)以后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情報。1856~1858年間參與簽訂《中俄璦琿條約》。1864年再次率第15屆駐北京傳道團赴華。在任期中曾到中國東北和蒙古地區(qū)實地考察并進行地形測繪與搜集情報。在北京負責出版研究中國問題的定期刊物《匯報》。

主要成果

巴拉第對漢學、佛學都有較深的造詣,著述和翻譯作品甚豐,如《從北京經(jīng)滿洲到海蘭泡的旅行記》、《烏蘇里地區(qū)歷史概要》、《佛陀傳》、《早期佛教史略》、《佛教神祇概述》、《金七十論》(譯自漢語)、《長春真人西游記》、《中國伊斯蘭教文獻》等。他編纂的《漢俄大辭典》未及完成即去世,后由帕·斯·波波夫繼續(xù)編輯出版。

評價

1. 當代俄羅斯?jié)h學家霍赫洛夫(Хохлов А.Н)評論說“他是俄羅斯?jié)h學科學大師之一,他寫了許多有關中國、中亞及遠東的歷史、地理和民族文化方面的著作。在東方學領域里,他的知識是百科全書式的,科學興趣表現(xiàn)得非常廣泛,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在國外,他都是當之無愧的權威,因此,在他那個時代,他被公認為最杰出的漢學家之一”

2. 現(xiàn)代俄羅斯?jié)h學界,則習慣將他和比丘林(Бичурин Я.,1777-1853),瓦西里耶夫(Васильев В.П.,1818-1900)并列稱為“俄羅斯?jié)h學界三大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