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尾場位于荊門市沙洋縣(原為沙洋區(qū))西南端,與荊州市隔長湖相望。蛟尾場地處長湖北岸,因此處有一個名叫“蛟尾洼子”的地方而得名。

位置

蛟尾場位于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原為荊門市沙洋區(qū))西南端,與荊州市隔長湖相望。

簡介

蛟尾場地處長湖北岸,因此處有一個名叫“蛟尾洼子”的地方而得名。相傳在上古時期,連續(xù)三年大旱,滔滔百里長湖干得見了底,沿長湖地區(qū)的萬頃良田顆粒無收,人畜饑餓難耐,到處尸橫遍野。人們只好到戶外跪拜,求玉皇大帝施雨人間,普度眾生。這時,深藏于鵝堡林子的一條巨蟒終于修成了金花老龍。玉皇大帝得知,便命這條交龍升天速去東海取水,來拯救江漢平原這一方的黎民百姓。金花蛟龍領(lǐng)命便騰空而起,巨大的龍身盤旋著蜿蜒而上。頓時,只見滾滾烏云遮天蔽日,天空中電閃雷鳴,東南風呼嘯而至,霎時下起了傾盆大雨。頃刻間,江漢平原水漫田野,解除了旱情。長湖又蕩起了浪花。飽受旱災之苦的老百姓喜上眉梢,依然長跪不起,謝天謝地,感謝玉皇大帝開恩,感謝金花蛟龍從東海向江漢平原施雨。蛟龍在離開鵝堡林子時也依依不舍它曾經(jīng)修煉過的洞穴,用它那巨大的尾巴在洞口攪了幾下,霎時這里便形成了一個大洼子。人們?yōu)榱瞬煌涍@條蛟龍,從此就把這個地方稱為“蛟尾洼子”。

千百年來,這里每天有蛟尾至沙市的對開客船,后來又修通了蛟尾至梅林渡口的渣油路,到荊州一天可以兩個來回。由于水陸交通便利,這里成了一個商賈云集的商品集散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蛟尾場。

蛟尾場呈“丁”字形街道,青石板街面,房屋為青磚步瓦,鋪面多為活動式木板。北南走向依次為:變電站、城隍廟、中學、中心小學、蛋品加工廠、供銷社、飲食店、理發(fā)鋪、縫紉社、豆腐店、竹器社;東西走向依次為:荷花泵站、客運碼頭、衛(wèi)生院、鐵木社、食品營業(yè)所、出口食品加工廠、糧站、拖拉機站、蛟尾泵站等。

蛟尾場先后為蛟尾鄉(xiāng)、蛟尾公社、蛟尾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