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四書五經(jīng)》是2009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丘。

中文名

白話四書五經(jīng)

作者

(春秋)孔丘

外文名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vernacular

定價

128.00 元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開本

16開

裝幀

精裝

版次

1

相關著作

《四書集注》

ISBN

9787802286023

出版時間

2009年

內(nèi)容簡介

《白話四書五經(jīng)》是由孔丘編寫的文學巨作,譯者皆為相關領域內(nèi)的專家學者,譯文流暢考究。為了便于讀者閱讀,《白話四書五經(jīng)》(套裝上中下冊)適當?shù)剡x配了一些相關插圖。了解中國文化精髓的最佳入門讀物。

《白話四書五經(jīng)》(套裝上中下冊)包括《四書》和《五經(jīng)》兩部分。《四書》含《論語》、《孟子》二書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宋代淳熙年間,我國著名教育家朱熹將這四種著作用作小學教科書,為它們作了注解,名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端臅芬幻靡粤鱾鳌!段褰?jīng)》包括《易》、《尚書》、《濤》、《禮》、《春秋》五部著作。漢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經(jīng)博士,始有“五經(jīng)”之稱?!段褰?jīng)》中的《禮》,漢代指《儀禮》,后代指《禮記》。《春秋》后來又與《左傳》合并,稱《春秋左傳》。因《四書》和《五經(jīng)》都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同是士子求取功名的必讀之書,所以后人將其合刻為《四書五經(jīng)》。明代已有學人將“四書五經(jīng)”用于書名?!端臅褰?jīng)》代表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正宗傳統(tǒng),對中國社會乃至整個東南亞漢文化圈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要想了解中國社會、探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奧秘,要想把握中國文化的精神實質(zhì),《四書五經(jīng)》是一部最基本的入門書。

目錄

論語

學而篇第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xiāng)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

顏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日篇第二十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孫丑章句上

公孫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離婁章句上

離婁章句下

萬章章句上

萬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盡心章句上

盡心章句下

大學

中庸

周易

小畜

同人

大有

噬嗑

無妄

大畜

大過

大壯

明夷

家人

解:

歸妹

節(jié)

中孚

小過

既濟

未濟

系辭上傳

系辭下傳

說卦傳

序卦傳

雜卦傳

尚書

虞書

堯典

舜典

大禹謨

皋陶謨

夏書

益稷

禹貢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

商書

湯誓

仲虺之誥

湯誥

伊訓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成有一德

盤庚上

盤庚中

盤庚下

說命上

說命中

說命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書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武成

洪范

旅獒

金滕

大誥

微子之命

康誥

酒誥

梓材

召誥

洛誥

多士

無逸

君爽

蔡仲之命

多方

立政

周官

顧命

康王之誥

畢命

君牙

同命

呂刑

文侯之命

費誓

秦誓

禮記

曲禮上第

曲禮下第二

檀弓上第三

檀弓下第四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曾子問第七

文王世子第八

禮運第九

禮器第十

郊特牲第十

內(nèi)則第十二

玉藻第十三

明堂位第十四

喪服小記第十五

大傳第十六

少儀第十七

學記第十八

樂記第十九

雜記上第二十

雜記下第二十

喪大記第二十二

祭法第二十三

祭義第二十四

祭統(tǒng)第二十五

經(jīng)解第二十六

哀公問第二十七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孔子閑居第二十九

坊記第三十

中庸第三十

表記第三十二

緇衣第三十三

奔喪第三十四

問喪第三十五

服問第三十六

傳第三十七

三年問第三十八

深衣第三十九

投壺第四十

儒行第四十

大學第四十二

冠義第四十三

昏義第四十四

鄉(xiāng)飲酒義第四十五

射義第四十六

燕義第四十七

聘義第四十八

喪服四制第四十九

詩經(jīng)

國風

周南

關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置

芣莒

漢廣

汝墳

麟之趾

召南

鵲巢

采蘩

草蟲

采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雷

摞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唐

何彼裱矣

春秋左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