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額海豬魚,俗稱黑額儒艮鯛,屬于隆頭魚科,眼間隔稍突,主要棲息于淺水域的珊瑚礁區(qū)及巖岸。

簡介

俗名:黑頭龍 柳冷仔 黑額儒艮鯛

學名:Halichoeres?prosopeion

英文名:Zig-zag?wrasse,Two-tone?wrasse,Twotone?wrasse

中文名:黑額海豬魚?黑額海豬魚

科名:Labridae

科中文名:隆頭魚科

同種異名:Halichoeres?melanochir,?Halichoeres?prosopein,?Halichoeris?prosopeion,?Julis?prosopeion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區(qū),由印度尼西亞至薩摩亞及東加,北至日本,南至澳洲海域等。中國臺灣南部、小琉球等巖礁海域有分布。

模式種產(chǎn)地:Ambon?I.,?Moluccas?Is.,?Indonesia

瀕危狀態(tài):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huán)境:礁區(qū)、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2?-?40米

最大體長:13?cm

有毒魚類:否

經(jīng)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形態(tài)特征

體延長,側扁;眼間隔稍突??诙宋唬詢A斜;上下頜各具?4與?2犬齒,后犬齒極大。頭部無鱗,鰭無鞘鱗。D.?IX,?12;A.?III,?12;P.?14;L.l.?27?1;G.R.?17-21;背鰭軟條部稍高于棘部;腹鰭第一棘延長至肛門;尾鰭截形或稍圓。成魚頭與體前半部藍灰色,后部漸呈黃色;鱗片多具有橙黃色垂直紋;背鰭前部褐色,后部淡色具黃灰紋;背鰭第?II-IV棘間具一大黑斑;胸鰭基上緣具一小黑斑;腹鰭灰黑色;尾鰭黃色。幼魚頭與體具四條黑褐色紋;背、臀鰭近基部具縱紋;背鰭前部具一黑斑。

棲所生態(tài)

主要棲息于淺水域的珊瑚礁區(qū)及巖岸,水深2-40公尺。主要以底棲性甲殼類、軟件動物、多毛類、有孔類、小魚及魚卵等為食。

漁業(yè)利用

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是較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但它常會鉆入砂中,不易讓人們看見??墒秤茫珎€體小,較無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