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閑,原名閆杰,80年代生,甘肅寧州人,80后先鋒詩人、新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作品散見《詩選刊》、《作品》、《詩歌月刊》、《中國詩歌》等報刊。曾創(chuàng)辦《大西北詩刊》。著有長篇小說《走在青春的泥濘中》,詩集《在卡夫卡的樹上》、《自殺或他殺》。

中文名

知閑

別名

閆杰

身高

171cm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甘肅寧州

職業(yè)
代表作品

走在青春的泥濘中

個人檔案

姓名:閆杰

性別:男

生日:1985年9月1日,農歷乙丑年甲申月葵卯日(1985年7月17日)

生肖:牛

所屬年代:80后

星座:處女天秤座

籍貫:甘肅

語言:普通話、陜甘方言

職業(yè):作家、詩人

特長:寫作、射擊、雙截棍

愛好:寫作、讀書、打羽毛球、瀏覽資訊

最愛看的報紙刊:《南方周末》、《小說月報》 等

喜愛的歌手:崔健、羽泉組合

最喜歡的電視:《士兵突擊》、《太陽淚》

最崇拜的人:父母

最喜歡的賽車品牌:路虎

性格:幽默、犀利、大膽、堅韌、熱情、真實

主編雜志:《大西北詩刊》

喜歡的水果:西瓜

最認同的名人名言:懷才好比懷孕,時間長了人才能知道。

個人榮譽

作品散見《詩選刊》《劍南文學》《作品》《詩歌月刊》《中國詩歌》《佛山文藝》《江門文藝》《牡丹》《山東僑報》《青春潮》《南方文學》《銀川晚報》《隴東報》《綿陽文藝界》《澳洲彩虹鸚》(澳洲)《詩詞》《新作文》等國內外報刊發(fā)表詩文百篇(首),曾獲第二屆校園詩歌節(jié)等獎項,入選《2008中國打工詩歌精選》、《新時期甘肅詩選》、《2009-2010中國打工詩歌精選》、《在路上:東莞青年詩人詩選》、《與一棵樹一起進城——握手農民工詩歌選》、《青春飛翔》多種選本。2006年創(chuàng)辦《大西北詩刊》。

2008年曾舉辦“甘肅80后詩人大展”,全國首例刊登結集甘肅80后詩人?!案拭C80后詩人大展”被我國著名詩人高凱稱為:這次青年隴派詩人的集體亮相,無疑是甘肅文學乃至中國詩歌的一個重要事件。它不僅是一次甘肅青年詩人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甘肅新生代作家文學理想的宣言。

創(chuàng)辦詩刊

詩刊簡介

《大西北詩刊》,前身為《大西北詩報》,創(chuàng)刊于2006年7月。主編知閑、旱子、單水、南巖、余子愚。

2006年6月,甘肅省寧縣籍青年詩人知閑和甘肅省正寧縣籍青年詩人旱子創(chuàng)建大西北詩歌論壇,2006年7月創(chuàng)辦《大西北詩報》(《大西北詩刊》前身),蘭州詩人陳就加入一起主持詩報。同月《大西北詩報》創(chuàng)刊號出版,知閑、旱子、陳就任主編。第二期邀請原甘肅省作協(xié)主席、《敦煌》詩刊名譽主編高平先生擔當名譽主編,著名詩人梁小斌為詩報題詞,陳就因時間緊張原因退出《大西北詩報》的管理。

2007年4月,北京詩人單水加入大西北詩歌論壇擔任版主。因《大西北詩報》發(fā)展需要以及與平涼市作協(xié)創(chuàng)辦刊物同名,2007年5月正式更名為《大西北詩刊》,開始以刊物形式出版,至此《大西北詩報》共出版三期報紙。

詩群成員

詩刊時期,詩群主要核心成員有知閑、旱子、單水、南巖、余子愚、嘯翃、石雨祥、舒雨湖、北殘、莞君、陳亞偉、飯后散步、山野牧人、楠莛、思不群、丙丁、與戈、亨一、鐘國昌、90后醉著的佛等21名青年詩人,由“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娜夜女士擔任主編。

詩刊理念

《大西北詩刊》在“傳承中華詩情,繁榮西北文化”和“立足西北,面向全國”的理念下,先后推出當代維吾爾族詩人專輯、甘肅八零后青年詩人作品大展等專輯。甘肅八零后大展刊登甘肅省五十多名青年詩人,300多首詩作,被甘肅省文學院副院長、作協(xié)詩歌創(chuàng)作委員會秘書長高凱先生稱為:甘肅文學乃至中國詩歌的一個重要事件。迄今為止,《大西北詩刊》已出版八期,入選安徽《詩歌月刊》、貴州《詩雜志》、美國《詩天空》、湖北《中國詩歌》等報刊刊登的民刊或者詩群介紹。以《大西北詩刊》以及大西北論壇為陣地,活躍于詩壇。

筆名來由

知閑,來源于《莊子》齊物論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摘自《莊子》,齊物論

[譯解]

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xiàn)出豁達大度之態(tài);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社會評價

知閑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現(xiàn)實的寓言,他像“一條被拋棄的藍尾魚”,游弋在城市狹小的縫隙里,以哀傷、逼視的眼神,洞見了當下一個特殊的族群在城市根深蒂固的冷漠里,最真切的隱痛、無奈和渴望。他的作品比較有效地體現(xiàn)了其道德情懷和詩歌追求風格的高度統(tǒng)一。

知閑的作品直擊現(xiàn)實的痛處,一針見血地裸露現(xiàn)實的陰暗面,讓人心的丑惡無處藏身,讓我們在游離城市和社會邊緣人的疼痛里深味社會的疼痛,我們自己的疼痛。

知閑對死亡的思考是外向的,這種打量仿佛是一個局外人對別人的冷眼旁觀,死亡與外物無異,他可以冷靜地對待。他以死亡為工具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抗爭,體現(xiàn)了一代年輕人的思考向度

知閑將基于宏大理敘事的思考與人體直接的感性,直接關注現(xiàn)實,而不再用理性的說辭為之蒙上朦朧的神秘美麗的面紗。

知閑作為一個站立在社會底層和現(xiàn)實中的詩人,社會的殘酷、人的渺小,命運的熟視無睹,社會對于個體的暴力扼殺,世界的荒誕不經、丑陋、人性的泯滅,習以為常、麻木不仁是他作品的唯一主題。他的作品有一種在場的現(xiàn)實感,開始就是從現(xiàn)實出發(fā)的。現(xiàn)實的直接性,是他作品的內核。

知閑的作品主觀感覺與客觀意象相互疊加,展示出詩人較為純熟的象征主義的優(yōu)長之處

媒體報道

隴東報報道:大學畢業(yè)后,知閑先是成了“北漂”一族,一心想在北京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可惜夢想與現(xiàn)實總是不能協(xié)調,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失敗之后,他又帶著一腔熱血開始了流浪,最后落腳在東莞,開始在東莞這個沿海城市堅守自己的夢想。生于黃土地的他,曾經流浪于北京、蘭州、銀川、西安、廣州等城市,為的就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施展抱負的空間。

這個長得弱不禁風瘦骨如柴的青年,總是灰蒙蒙長頭發(fā),高鼻子上架一付銀絲眼鏡,微駝著背,兩綹八字胡子,小眼睛閃爍著固執(zhí)的光亮。他的一個朋友這樣寫他,“正是這種頑強而熱烈的生長,像沙漠中倔強的綠色植物,從不放棄對夢想的尋覓,生命之花才這樣不屈與頑強,在夾縫中觸摸到天空與未來?!敝e曾這樣自白:“在尋找什么?很模糊。冥冥中,跟著腳步在走?!敝e是跟著腳步在走,更是跟著對生命的宣言而走,順境逆境,他都擁有無畏的前進方向和前行路標,他以詩歌詮釋生存,以詩歌奮力演繹生存,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下,詩歌蕭條時期尤為難能可貴。

知閑在東莞的生活很不容易。最初開和人合作,開了一家書店。書店生意不好,他就騎上三輪車,帶上書去擺地攤,那段時間起早貪黑,而且還要注意城管的動向。就這樣還是被抓了,沒收了車子不說還要交納罰款。在這段時間,他的生活越來越艱辛,但他的詩卻越來越勁道了。一個人要四處活動,還要送書上門服務,以維持書店生意。他開的書店,經常成為同齡的文學愛好者的聚集地,他們一起談論詩歌。不只是這樣,知閑還經常接濟一些來東莞找工作暫時沒有著落的朋友,有些一住就是一兩個月,知閑總是毫無怨言地為他們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和鼓勵。2007年末,他的書店倒閉了,欠了許多債,四處借錢維生。后來在一家電子廠打工,每天上兩班倒的班。一天十二個小時,一月最多休息兩天。他一直干了半年多。后來在朋友的幫忙下,為一家公司編寫內部培訓資料。

苦難的生活可以磨平生存的棱角,磨不滅生存的意志。每個人的詩歌都彰顯一種精神,有的苦悶憂郁,有的瀟灑熱烈,有的迷惑猶疑,而知閑將詩歌直接切入生活最真實而陰冷的剖面。正是這樣,他的創(chuàng)作由原來的個體抒情轉向了對社會底層的關注。先后引起《詩選刊》、《詩歌月刊》、《作品》等雜志的關注,成了打工詩人中的一個亮點。

知閑不只是寫詩,還和幾個與他一樣喜歡詩歌的朋友辦著一本詩歌刊物《大西北詩刊》。這個出生在寧縣的小伙子,貌不驚人,但是為詩歌做了許多情。2005年就和幾個朋友利用網絡創(chuàng)辦了“大西北詩歌論壇”,這個論壇很快就成為“樂趣園”網站上千論壇中排名前十位的一個,并成為西北青年詩人的聚集地和交流地,在甘肅引起很大的反響。著名詩人高平、娜夜特意發(fā)郵件表示祝賀,甘肅文學院的副院長高凱稱贊道“這次青年隴派詩人的集體亮相,無疑是甘肅文學乃至中國詩歌的一個重要事件。它不僅是一次甘肅青年詩人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甘肅新生代作家文學理想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