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向號(日本語:ひゅうが)戰(zhàn)列艦,二戰(zhàn)時期日本聯(lián)合艦隊所屬戰(zhàn)列艦,為伊勢級戰(zhàn)列艦(日本語:いせがたせんかん)第二號艦,以位于現(xiàn)在宮崎縣的日向國(日本語:ひゅうがのくに)命名。

中文名

日向號戰(zhàn)列艦

外文名

ひゅうが

所屬國家

日本

開發(fā)區(qū)級別

伊勢級

編制

1360人

標準排水量

36650噸

滿載排水量

39680噸

屬性

二戰(zhàn)時期日本聯(lián)合艦隊所屬戰(zhàn)列艦

完工日期

1918年4月30日

全長

208.18米

簡介

初建時的日向號

日向號戰(zhàn)列艦

歷任艦長分別為下平英太郎少將、石川秀三郎少將、井手元治少將、高崎親輝少將。

該艦為扶桑級的改良型。30年代中期曾接受了現(xiàn)代化改造,在二戰(zhàn)期間因為過于老舊而很少參加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1943年9月被改裝成航空戰(zhàn)艦。拆除了中后部的四座炮塔,鋪裝航空甲板,搭載22架水上飛機。做了類似改裝的還有最上號重巡洋艦,因在中途島戰(zhàn)役受重創(chuàng)入塢修理,順便改造為航空戰(zhàn)列艦。

日向號戰(zhàn)列艦

主要目一覽

要目

新造時(1917年)

大改裝后(1937年)

萊特灣海戰(zhàn)

時(1944年)

排水量基準:29,980噸常備:31,260噸基準:36,000噸公試:39,657噸基準:35,200噸公試:38,500噸
全長208.18米215.8米219.62米
全闊28.65m33.83m
吃水8.74米9.21米9.03米
鍋爐ロ號艦本式鍋爐混燒24座ロ號艦本式8座
展開表格

※ ←為與左相同(沒有變更)??瞻诪椴幻?。包括1944年所推算的數(shù)據(jù)。

公試成績

項目

排水量

馬力

速度

實施日

實施場所

備考

竣工時31,073噸63,210匹24節(jié)1917年(大正6年)12月15日甑島標柱間
大改裝后40,706噸81,050匹25.264節(jié)1937年(昭和11年)8月3日

進行航空戰(zhàn)列艦改造后的日向號

日向號戰(zhàn)列艦

軍艦簡介

日向號是伊勢級的第二艘,于1918年4月30日完工,隨后和姐妹艦伊勢號一同被編入日本海軍第一艦隊。1934年至1937年,日向號進行了一次大改裝,更換了動力裝置并加強了對空防御。

1942年5月5日,在伊予灘附近海面進行炮擊訓練時,“日向”號的第五號炮塔右炮管內(nèi)發(fā)生了大爆炸!說起“日向”,炮塔爆炸可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19年10月24日,竣工剛滿一年多,其三號炮塔就發(fā)生了爆炸;接下來在1924年9月23日輪到了四號炮塔,但是哪一次也沒法和這次的五號炮塔事故相比,這次爆炸將五號炮塔的頂蓋炸飛,釀成了51人死亡,11人受傷的慘禍。據(jù)以后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事故原因在于發(fā)射步驟出錯而引發(fā)了彈頭爆炸。但是如果重新安裝炮塔勢必趕不上中途島戰(zhàn)役,結(jié)果只能匆匆拆下炮塔,在開口處蓋上鋼板,上面加裝新型25毫米三聯(lián)機關(guān)炮而草草上陣。在這次應急改裝中,“日向”號還試驗安裝了22號對海警戒雷達,這是繼“伊勢”號在試驗安裝21號對空警戒雷達以后,安裝雷達的第二艘日本艦艇。當時有這份幸運的日本艦艇只有這姐妹倆。

1943年5月到11月,“日向”號在佐世保工廠進行了最大一次改裝,拆除了后兩座炮塔,增設(shè)飛行甲板和飛機庫。改裝完的試航中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不少的問題。一般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時候,軍艦將會以30節(jié)左右的速度頂風疾駛,然而,日向作為航空戰(zhàn)列艦,多少還有著幾分戰(zhàn)列艦的容貌,前有巍峨的桅樓和巨大的炮塔,平時看起來威風凜凜,但是一旦要起飛飛機,這些都會成為擋風的累贅。更何況煙囪的排煙會擋住視線,如果主炮發(fā)射,結(jié)果更是災難性的,隆隆的巨聲會帶來劇烈的震顫,伴之以濃烈的炮煙和強勁的氣浪,不用說會影響起飛,即使對于停放的飛機以及各種航空設(shè)備都會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更嚴重的問題是,由于飛機不能在伊勢級窄小的甲板上降落,雖然可以使用水上飛機,用起重機回收,雖然可以降落于其他航空母艦或機場,但是使用效能顯然會大大地降低,活動行動上的限制也會大大地增加。同樣的,即便是作為戰(zhàn)列艦,其炮火的運用還是要受到各種限制,據(jù)有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改裝以后的炮戰(zhàn)能力,下降到了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后部的機庫沒有裝甲,雖然有一定的防御對策,但是根本不堪重炮炮彈的打擊??梢?,不管是作為戰(zhàn)列艦還是航空母艦,都發(fā)揮不出令人滿意的性能。

1945年2月,日向號參加了“北號作戰(zhàn)”,滿載燃油突破美國潛艇的封鎖返回日本。此后日向就停泊在吳港做防空平臺使用。7月24日,大批美國飛機空襲吳港,“日向”遭受了集中的空襲,有60架飛機對其投下了大約200枚炸彈,其中10發(fā)命中,20多顆炸彈在艦舷附近爆炸,軍艦艦艏被炸掉,飛行甲板被破壞,艦身受到了嚴重損害,由于不能搶救,艦員被迫棄艦。隨后軍艦坐沉在港內(nèi)。戰(zhàn)后于1947年被打撈,并與伊勢一起被解體。

日向號戰(zhàn)列艦

歷代艦長

艤裝員長

下平英太郎 大佐:1917年1月10日 -

中川繁丑 大佐:1917年12月1日 - 1918年5月1日

艦長

下平英太郎 大佐:1917年11月1日 - ※兼艤裝員長

中川繁丑 大佐:1917年12月1日 - ※兼艤裝員長

三村錦三郎 大佐:1918年11月10日 -

勝木源次郎 大佐:1919年11月20日 -

石川秀三郎 大佐:1920年11月20日 -

井手元治 大佐:1921年11月20日 -

宮村歷造 大佐:1922年11月20日 -

島祐吉 大佐:1923年12月1日 -

今村信次郎 大佐:1924年12月1日 -

高崎親輝 大佐:1925年10月20日 -

尾本知 大佐:1926年12月1日 -

鈴木義一 大佐:1927年12月1日 -

大野寛 大佐:1928年12月10日 -

伴次郎 大佐:1929年11月30日 -

豊田副武 大佐:1930年12月1日 -

日比野正治 大佐:1931年12月1日 -

町田進一郎 大佐:1932年12月1日 -

澤本賴雄 大佐:1933年11月15日 -

高橋顛雄 大佐:1934年11月15日 -

杉山六藏 大佐:1935年9月11日 -

田結(jié)穰 大佐:1936年12月1日 -

宇垣纏 大佐:1937年12月1日 -

(兼)西村祥治 大佐:1938年11月15日 -

(兼)平岡粂一 大佐:1938年12月15日 -

代谷清志 大佐:1939年2月10日 -

原田清一 大佐:1939年11月15日 -

橋本信太郎 大佐:1940年11月1日 -

石崎升 大佐:1941年9月1日 -

松田千秋 大佐:1942年2月20日 -

大林末雄 大佐:1942年12月10日 -

荒木傳 大佐:1943年7月1日 -

中川浩 大佐:1943年9月1日 -

野村留吉 大佐:1943年12月5日 -

草川淳 少將:1945年3月1日 - 7月24日的空襲中戰(zhàn)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