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道(???)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于朝鮮半島中西部,當(dāng)時的面積有16,743.66?,道府位于海州。1954年朝鮮把黃海道劃分為南北兩道。

中文名

黃海道

始建日期

1395年

別名

海西

面積

16,743.66?

地區(qū)

朝鮮半島中西部

基本介紹

地理

本道傳統(tǒng)上又稱海西。東鄰江原道,南臨京畿道,西為黃海,北為平安道(1896年后為平安南道)。

歷史

始于1395年,稱豐海道(???)。1417年改稱黃海道。道名由黃州和海州合成。

1895年,朝鮮行二十三府制。本道被分為東西兩府,即海州府和開城府(???)。翌年即廢,兩府恢復(fù)原狀。

1945年朝鮮半島在三八線被瓜分,黃海道最南部的甕津半島(????)和延白郡(???)的一部分被劃入美國占領(lǐng)區(qū),與京畿道合并。1953年韓戰(zhàn)休戰(zhàn)后,根據(jù)北方限界線,原被并入京畿道的大陸部分歸北朝鮮,島嶼歸韓國。但自1999年以來,北朝鮮主張的界線把島嶼部份納為己有,引起兩韓的海上沖突。

知名人物

安重根(獨立運動家)

金綺秀(政治家)

李承晚(政治家、大韓民國首任總統(tǒng))

周時經(jīng)(學(xu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