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考古發(fā)掘始于1930年。位于哥倫比亞的烏伊拉省,海拔1700米。居住在此的印第安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這里的土地因為有火山灰的覆蓋,非常適宜農(nóng)耕。在1世紀到8世紀左右最為繁榮。圣阿古斯丁考古出土一些顏料和染料,大多是紅、藍或黃色,當(dāng)時依然可見。它們一接觸空氣就迅速褪色。
歷史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
以前在此耕種的農(nóng)民并沒有注意到許多葬有貴族巨大墳?zāi)梗驮S多用于守衛(wèi)他們給神的祭供黃金陶器的雕像。一些用于守衛(wèi)墓室的雕像有著美洲虎樣子的嘴和兇惡的表情。另外一些看上去像猛禽、蛇或是其他動物,比如猴子、蛙和鷹。美洲豹形象被聯(lián)系為宗教巫師(或稱之為薩滿)可以化身美洲豹來保衛(wèi)。這些雕像這表明出現(xiàn)了類似于靈魂不死或是投胎轉(zhuǎn)世之類的理念。考古發(fā)掘始于1930年代,出土是一些顏料和染料,大多是紅、藍或黃色,當(dāng)時依然可見。但它們一接觸空氣就迅速褪色。雖然有不同的衣服、發(fā)型和裝飾,雕像的共同特征是空白的眼睛。圣阿古斯丁的雕像大多被雕成矮矮胖胖的樣子,形狀大多是矩形和橢圓。雕像有多種尺寸,最大的有數(shù)噸重,超過7米高??脊艑W(xué)家還編了包括536尊雕像的目錄。
現(xiàn)況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
由于遺址相當(dāng)分散,許多遠離城鎮(zhèn)和道路的遺址處于危險之中,盜竊者往往將雕像切成易于搬運的小塊盜出。在過去十幾年中,有17尊雕像被盜,其中一些至今下落不明。在1990年,217號雕像被盜。后來在1996年在丹麥的一家拍賣行被找到。但是雕像沒有被歸還,因為沒有證據(jù)顯示雕像非法進入丹麥。城市概況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
圣阿古斯丁是哥倫比亞中南部城鎮(zhèn),重要的考古地。在烏伊拉省南端帕帕斯荒原上,近馬格達萊納河上源,海拔1,725米。面積連郊區(qū)1,310平方公里,人口1.9萬(1981年)。附近斯塔圖埃斯各地有類似中美洲瑪雅文化的古跡(幾百個巨大石像);離鎮(zhèn)10公里的山崗上有大量稱為“守衛(wèi)者”的雕像,守衛(wèi)在石棺墓丘之旁。建有“考古公園”和現(xiàn)代化旅館。周圍出產(chǎn)玉米、咖啡、甘薯、甘蔗、水果等。考古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
圣阿古斯丁文化最重要的遺址在拉斯·梅斯塔斯(Las Mesitas)地區(qū)。普通人的墳?zāi)挂话憔驮谒麄兊呐镂菹旅?。重要人物的墳?zāi)雇ǔ珊陚サ慕ㄖ?。為了建造墳?zāi)梗角鸬捻斏舷缺荤P平,在堆一座新的小丘來放置墓碑。那些墳?zāi)怪性诿匪顾笰、B和C的是建筑群,有巨大的用石梁架成石牌坊(dolmen),在前面有一或兩尊巨大的雕像。其它簡單的墳?zāi)?,像許多在梅斯塔斯的,是一個有墓室的深坑。一些墳?zāi)购鸵恍┬〉氖斓纳駨R相通。
那也有用整塊巨石雕成的巨大石棺,有時在這些石棺蓋著雕有人像的大石板。有些供品被放在石牌坊的側(cè)墻周圍,有時裝飾有涂鴉或是白、紅或黃的幾何狀的人像。
雕像特征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
圣阿古丁考古公園中的雕像的共同特征是空白的眼睛,有不同的衣服、發(fā)型和裝飾。雕像大多被雕成矮矮胖胖的樣子,形狀大多是矩形和橢圓。雕像有多種尺寸,最大的有數(shù)噸重,超過7米高。也有用整塊巨石雕成的巨大石棺,在這些石棺蓋著雕有人像的大石板。有些供品被放在石牌坊的側(cè)墻周圍,有時裝飾有涂鴉或是白、紅或黃的幾何狀的人像。大的雕像超過6米高,中等的2到3米高,小的30到80厘米高。人像一般都是正面、左右對稱和直立。他們的手拿著特殊的工具,考古學(xué)家對此有多種解釋,包括權(quán)杖、太陽的符號等等。在圣阿古斯丁的重要雕像有男有女。許多被認為是太陽神(男的)或是月神(一些女的),在后面可以看到一些被考古學(xué)家解釋為月亮的標(biāo)志的圖案。月神往往和月亮、水和夜晚有關(guān)。太陽神,通常有固定性的羽飾和短斧頭,守衛(wèi)著一些重要的墳?zāi)?。在一些雕像上有著被稱為“DoubleI”的圖案,在人或武士的頭上有其他人或是動物的形象。這些雕像被放在石牌坊的入口,另有雕像被放在室外的堤上。另外有些雕像被認為是巫師,穿著毛皮,帶著面具,拿著儀式性的權(quán)杖。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中的各處遺址比較分散,大多是石雕像、石棚、石柱和墓地,其中還有許多謎團沒有破解。
評價

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
印第安人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在1世紀到8世紀左右最為繁榮。圣阿古斯丁考古公園中的各處遺址比較分散,大多是石雕像、石棚、石柱和墓地,其中還有許多謎團沒有破解。圣阿古斯丁是哥倫比亞中南部城鎮(zhèn),是重要的考古地。199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