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氧化帶,核地質學名詞,是指發(fā)育在潛水面之上包氣帶內的氧化帶,廣泛分布著鐵的氫氧化物、錳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及硫酸鹽,有機物大多已被氧化。鈾在潛水氧化帶常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

正文

學科:

核地質學

詞目:

潛水氧化帶

英文:phreatic oxidized zone

釋文:

潛水氧化帶是指發(fā)育在潛水面之上包氣帶內的氧化帶。其頂面常隨地表面的起伏而變化,氧化作用的強度自上而下減弱。氧化的深度則因巖石孔滲性和裂隙發(fā)育程度的不同而各異,一般為數(shù)十米。潛水氧化帶中廣泛分布著鐵的氫氧化物、錳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及硫酸鹽(黃鉀鐵礬、石膏、天青石、硫鎂礬)。巖石中的有機物大多已被氧化。鈾在潛水氧化帶常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并在下伏不透水巖石的上方以形成次生鈾礦物等方式聚集,部分砂巖型鈾礦正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