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生葉蕘花,別名:多花互生葉蕘花,拉丁文名:Wikstroemia alternifolia Batalin. 瑞香科、蕘花屬灌木;小枝灰白色,圓柱形,嫩枝被柔毛。葉互生,薄草質(zhì),披針形至倒披針形,兩面均略被疏柔毛,側(cè)脈不明顯,中脈在下面稍凸出;葉柄短,被疏柔毛?;ㄐ蝽斏?,花無梗,或僅具花序梗,短于葉,花黃色纖細(xì),外面被緊貼的疏柔毛,花萼裂片短,頂端圓平,微嚙蝕狀,花藥上列稍外露,下列在花被管中部以下著生,子房狹長圓形,密被長柔毛,柱頭黃色,頭狀,花盤鱗片1枚,線形。

中文名

互生葉蕘花

拉丁學(xué)名

Wikstroemia alternifoli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桃金娘目(Myrtales)

瑞香科(Thymelaeaceae)

蕘花屬(Wikstroemia)

互生葉蕘花 L. alternifolia

命名者及年代

Batalin

分布區(qū)域

甘肅,四川,云南

形態(tài)特征

互生葉蕘花

灌木;小枝灰白色,圓柱形,嫩枝被柔毛。葉互生,薄草質(zhì),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3-3.8厘米,寬0.9-1.2厘米,兩面均略被疏柔毛,側(cè)脈不明顯,中脈在下面稍凸出;葉柄短,約長1.5毫米,被疏柔毛。花序頂生,花無梗,或僅具花序梗,短于葉,花黃色纖細(xì),長1-1 .1厘米,直徑約2毫米,外面被緊貼的疏柔毛,花萼裂片短,頂端圓平,微嚙蝕狀,比花萼筒短4-5倍,花藥上列稍外露,下列在花被管中部以下著生,子房狹長圓形,密被長柔毛,柱頭黃色,頭狀,花盤鱗片1枚,線形,頂端3平平行裂,比子房短2倍。

互生葉蕘花

生長環(huán)境

本種習(xí)性描述不詳。

分布范圍

互生葉蕘花

產(chǎn)甘肅及四川北部。模式標(biāo)本采自Heiho(黑河峽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