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背景

舌尖上的重慶
“好吃狗”拍《舌尖上的重慶》: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不服氣,2012年,央視美食大戲《舌尖上的中國》,引爆了無數舌尖上的文化,溯源三千年重慶壯麗文明史,每個重慶人舌尖上的味道,就構成了重慶這座城市的麻辣鮮香,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成長,所以一種舌尖上的味蕾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味道。但令人遺憾的是,對于重慶美食的描述,僅僅只有90秒。于是重慶電視臺的7個地道的重慶崽兒不服氣了,利用下班時間,進行創(chuàng)作,拍攝出來極具重慶地方特色的紀實微電影《舌尖上的重慶》。
2012年06月24日6時,南坪一家國際影城,空氣中充滿麻辣鮮香,由一群本土草根電影人拍攝的微電影《舌尖上的重慶》舉行首映式。150多名美食達人特意餓著肚子,在這場美食盛宴中挑戰(zhàn)味覺極限……
這部微電影分為小面、火鍋、家常菜、江湖菜、下飯菜和小吃6大類,每個大類1集,總共6集,每集6分鐘。從2012年06月25日23時起,這部6集微電影將通過新浪重慶美食官方微博“@重慶嘿好吃”進行網絡首發(fā),隔天播出。
分集介紹

重慶火鍋博物館
《第一集》、小面
早面代表板凳面和晚面代表貓兒面現(xiàn)身。“凌晨3點,夜貓子扎堆兒的貓兒面慢慢安靜下來。就在同一時刻,板凳面老板為新一天的生意燒上了第一鍋水?!?/p>
《第二集》、火鍋
可以見到重慶火鍋博物館保存的唐三彩火鍋,迄今1600多年歷史。
《第三集》、家常菜
民間傳奇廚神李躍華首次觸電。他在1974年獲得特級廚師的稱號,1983年去人民大會堂做菜。如今80歲的他隱于市井,為家人做菜。
《第四集》、江湖菜
好吃嘴DJ飛飛哥出鏡,講述與父親的飲食故事,詮釋重慶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江湖情義。
《第五集》、泡菜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位泡菜媽媽。拍客母親賈媽媽喚起你的記憶,講述一瓢神秘老鹽水的故事。
《第六集》、小吃
取點磁器口、好吃街、洪崖洞。純屬偷拍,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在里面,請保持微笑。
背景音樂
拍攝花絮
(一)拍客吃進醫(yī)院:
這個攝影團隊名叫七見,7個男人全是80后吃貨。前段時間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國》,讓他們白激動了一把—重慶鏡頭只有90秒,讓他們如鯁在喉?!爸貞c美食啷個只有火鍋?”制片人馬可說,激烈討論后,他們決定與新浪微博合作,拍一部《舌尖上的重慶》,最大限度彌補《舌尖上的中國》缺失的重慶美食。拍客“侯公子”(網名)拍攝火鍋,連續(xù)吃了兩個禮拜火鍋,最后吃出腸胃炎進了醫(yī)院?!捌渲杏袀€晚上,我連續(xù)吃了5頓,半夜2點終于吃完了,還是因為停電了?!逼咭娞龟?,“我們做菜確實不專業(yè),但我們拍的是一種感情、一種文化。
(二)冰粉妹妹現(xiàn)身:
“受不了啦!”“我想吃!”……影片開始,是一碗冒著熱氣、放滿紅油、辣椒和蔥花的小面,有觀眾發(fā)微博:“我看得要發(fā)狂了?!彪S著,火鍋和江湖菜登場,很多人開始吼“上當了”、“早知道吃點東西墊肚子啊!”一名美女觀眾拿出爆米花準備吃,引得周圍“譴責”,只好委屈地放了回去。影片結束,觀者饑腸轆轆之際,重慶晚報日前報道的“冰粉妹妹”來到現(xiàn)場,為每個人送上一份清涼冰粉。原來,這位網絡人氣超高的清純女孩也在這部微電影中亮相。
相關評價
看得意猶未盡
在上清寺一家IT企業(yè)工作、號稱資深吃貨的蘇權涵觀后表示,影片用平民的視角將重慶美食一一展示,配上重慶風格旁白,一切都顯得那么重慶?!耙苍S他們的拍攝水平和手段不如央視的高手們,但他們用自己的誠意拍攝了一部代表重慶草根電影人的公益性美食紀錄片,值得欽佩。”家住回龍灣小區(qū)的徐琦認為,影片中對小面作料介紹、泡菜腌制方法等等缺乏細致描述,讓人有意猶未盡。
“我們不怕被說跟風,我們就是要回敬《舌尖上的中國》?!背銎贩叫吕酥貞c負責人介紹,《舌尖上的重慶》是一部純公益紀錄片,沒有植入廣告,由7名非職業(yè)年輕人自籌資金拍攝,由新浪免費進行推廣,全面介紹重慶美食。[1]
該微電影被網友轉評近二十萬次,視頻點閱率逾百萬次。
后續(xù)跟蹤
深植西南內陸的重慶,依山傍水,襟川帶湘。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給重慶人的廚房帶來了異常豐富的食物素材。不過,飯桌上的菜肴再是品種繁多,也唯獨不會缺少一道下飯菜——泡菜。
重慶人好麻喜辣,卻總忘不了在味蕾爽快之后來一碟簡單的泡菜,是因為泡菜的清香嫩脆,和之前的麻辣重口交融在一起,太極圖一般圓滿融合,如重慶人的性格一樣,火爆而直爽。正因為如此,重慶人的飯桌上總有泡菜的身影,重慶人的家中也總留有泡菜壇子的席位。
挑選必要的泡菜素材,洗整干凈,丟進幾乎家家都有的泡菜壇子里,是重慶人每周的必修課。然而,如何制作嫩脆味鮮的泡菜,卻是大有文章。按照《舌尖上的重慶》的“泡菜篇”中賈阿姨的說法,挑選泡菜,當以“鮮”字為先。此處的“鮮”,當作兩個理解:首先,泡菜素材須為時令新鮮菜品,略有焉相都將大打折扣;其次,拿回家后當趁鮮制作。如此,才能保留菜品最原始的味道,制成最地道的泡菜。
看過“泡菜篇”的網友這么評價:看完影片后,腦海就開始琢磨這兩天的時令蔬菜是什么,明早就買回來弄一大壇泡菜解饞。
老鹽水的記憶傳承
洗凈菜品,就要進行最為關鍵的步驟——老鹽水泡制??梢赃@么說,泡菜的好壞,完全取決于老鹽水的好壞。老鹽水的老,不僅在于歲月的積累,更深的含義是代代相傳。在多數重慶家庭,子女離開父母之后,往往要勾一勺老鹽水帶入新家,將父輩精心制作的泡菜口味,融入新的泡菜壇子中,而神奇之處在于,盡管是新舊交替,但融匯后的新鹽水,卻能醞釀出記憶中的味道。老鹽水儼然已是聯(lián)系起代與代之間的親情橋梁。在古時,泡菜甚至還被當作嫁奩,隨著新媳婦兒一同遷入婚房,成為她一展廚藝拿下夫君的殺手锏。一壇老鹽水連接了一輩又一輩的重慶人,又想起了外婆的老壇水。
老記憶的新傳承
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人們這種記憶傳承已日漸趨少,然而《舌尖上的重慶》制作組卻再次將這種傳承搬了出來。制作組將在@重慶嘿好吃的網友中挑選數名,帶到精于廚藝的泡菜媽媽家中,學習地道的重慶泡菜制法,并將把制作好的泡菜,由@重慶嘿好吃寄往遠方的親友,一品來自家鄉(xiāng)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