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指數(shù)計算 這是大家熟知的公式。但實際測量閃光燈的指數(shù),再套上述公式,發(fā)現(xiàn)計算結果還有出入。
正文
閃光指數(shù)計算
攝影閃光燈的閃光指數(shù)計算公式:
GN=F·L
(GN=閃光指數(shù),F(xiàn)=光圈,L=距離)
比方用一臺閃光測光表距離2米測量一臺閃光燈,顯示的光圈值是F16,那么按照上述公式計算這臺閃光燈的閃光指數(shù)是32。但如果再用這臺測光表顯示指數(shù)方式同樣測量這臺閃光燈,其結果顯示指數(shù)36。這樣就會懷疑測光表是否誤差太大了?其實不然,要更準確地計算閃光指數(shù),應該用上述公式計算以后,再“乘以修正系數(shù)1.14”。既:
GN=F·L·1.14
(GN=閃光指數(shù),F(xiàn)=光圈,L=距離,1.14=修正系數(shù))
計算結果乘以1.14的系數(shù)以后,以測光表顯示吻合了。
然而目前大家使用的閃光測光表的精度很高,多數(shù)精度在十分之一擋光圈值,這樣給計算指數(shù)帶來麻煩。比如在2米測得F16的光圈值,如果簡單地用16.5乘以2再乘以1.14等于37.62就錯了。先假設2米距離測得F16的光圈值,如果用16.9乘以2再乘以1.14等于38.53。再用22的光圈值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卻等于50.16。大家都知道,F(xiàn)16.9與F22的光圈值是近似的,其誤差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閃光指數(shù)是38.53與50.16,那就相差太大了,這就說明直接用16.9套上述公式計算不正確。
通過實際測試以及理論推算,得出了一個很實用的公式,即:
GN=〖(F1-F2)·F0+F2〗·L·1.14
F1=下整數(shù)光圈,F(xiàn)2=上整數(shù)光圈,F(xiàn)0=兩級光圈之間的小數(shù)
我們還是用F16.9的光圈來驗證,F(xiàn)16.9的下一級光圈是F22,上一級光圈是F16,兩級之間的小數(shù)是0.9,用上述公式計算:
GN=〖(22-16)X0.9+16〗X2X1.14=48.8
48.8的指數(shù)與50.16就很接近了。
再用F16按上述公式計算,其指數(shù)是43.32。由于我們知道F16的光圈是F16與F22之間的中間值,43.32也正好是36.48(F16)與50.16(F22)的中間值。更進一步驗證了上述公式的正確。
閃光指數(shù)提升為根號二倍,則發(fā)光亮提升為原先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