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巷村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南面,屬??谑旋埲A區(qū)金宇街道辦事處管轄。坡巷村古稱二水三村(坡巷、坡博、仁里)。

中文名

坡巷村

地理位置

海南省??谑形髂厦?/span>

所屬地區(qū)

海南??邶埲A區(qū)

所屬國家

中國

其他

全村有林、梁、吳、黃、嚴(yán)、高、韋、馮、黎、李等十來個姓

開始建于

公元1405年

行政類別

村情概況

全村有林、梁、吳、黃、嚴(yán)、高、韋、馮、黎、李等十來個姓。其中林、梁、吳三姓人口最多,占了全村人口的70%左右。

坡巷村的南北和西面以前都是水田,僅東面一片小坡和一條羊腸小道進(jìn)村。因此取名坡巷村。這片坡地兩旁原先大部分是墳地和旱田,現(xiàn)在已變成了寬闊的南海大道和目前1海南最高的樓明光大廈。環(huán)村的三面水田大部分被征用,建起了一幢幢高樓大廈。

解放前,全村有東、西、北三個村門,東門通往府城,北門通往??谒?,西門通往金盤坡。村的西北面有個灌木林,人跡罕至,村的四周都是野竹,荊棘叢生,這些野竹和荊棘是村里天然的護(hù)村屏障。如今,這些植物及村中高大的老荔枝、苦籽、沙欏、山雞羅等幾十種野生植物,隨著城市的擴(kuò)張和開發(fā),大部分都絕跡了,難覓其蹤。

走進(jìn)坡巷村,在村中央的老廟周圍有五棵古榕樹,樹齡有200多年的歷史,??谑姓畬@些古榕掛牌保護(hù)。這些古榕的根須垂落在地上,扎入土壤中,又生長成榕樹的樹干,連成一片,枝繁葉茂,撐起一片面積達(dá)幾百平方米的綠陰,暑熱天氣,村民都喜歡聚集在古榕樹下乘涼,古榕樹下休憩的村民與古榕樹組成了一幅奇特而美麗的風(fēng)景。幾分恬淡、幾分悠閑。

宗祠坡巷村林、梁、吳三個姓氏都有各自的宗祠,其中林氏、梁氏宗祠最高大。梁氏宗祠及供村中父老,酌重大事宜的大“閣”已被上世紀(jì)五十年代初的“鐵臺風(fēng)”夷為平地。一個人抱不過的粗大“石鹽”柱子已用來維修武圣廟。吳氏宗祠雖較矮小,但它成為解放前后四五十年代的革命場地——農(nóng)會。林氏宗祠成為解放初期的村中小學(xué),重新修建,成為村里林氏后裔祀祖的神圣場所。

清代官室坡巷村東邊村頭有一間距今150多年的村中保存較完整的老古室。是清朝咸豐年間廣東廉州府教授梁毓秀所建。這間房屋雖經(jīng)多次修膳,但還留存著它古建筑的痕跡。房屋的左右鳳尾墻頂端筑有高大的“龍角”,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被砸掉了。這間七品官室是海府郊外以至海南農(nóng)村少有的寬闊(中間客廳17路瓦)的清代官家建筑。神庵兩旁是較精細(xì)的木雕刻。客廳全是不易蛀蟲的菠蘿蜜格木制造的棟梁和隔板,門前頂上還刻有兩方木篆刻。因為年代的變遷,房屋的四周都“長高”了,室內(nèi)地面相對降低,每次逢上滂沱大雨,房屋的地面被水淹了幾十厘米,充滿歷史的滄桑感。

自然資源

坡巷村土地面積較廣,原來整個金盤坡、那昌園、施頭尾、后坡都種滿了西瓜、芝麻、花生、番薯、甘蔗、狗尾粟等油料、雜糧、經(jīng)濟(jì)作物。特別是番薯,在1959年至1960年糧食緊張時,這里的番薯吃不完,餓不了坡巷人。

除了坡地外,坡巷村還有大面積的旱田和水田。面前田、那括田、邁容田是各種蔬菜、稻谷的盛產(chǎn)地。其中蔬菜產(chǎn)值占全村總收入的80%以上。過去,坡巷是??谑惺卟斯镜拇罂蛻簟?/p>

解放前坡巷村村里有一大戶人家林樹連在??谑兄猩铰方?jīng)營副食品產(chǎn)銷,這就是???a class="dict" href="/azsoft/eh2754144.html">著名的“森發(fā)利”老字號。

海南建省后,??诘某鞘谢l(fā)展步伐加快,坡巷村大部分土地租出去了,但村民每年人均可收入紅利近3000元,生活無憂。

基礎(chǔ)設(shè)施

坡巷村村民在上世紀(jì)70年代用上了自來水。之前都飲用村頭村尾兩口古井的井水。村頭的井邊刻有神龍的石碑仍保存完好。相傳因該井的水是龍神所賜,不管旱到丟下一根火柴就燒了大片薄草皮或水田裂有手指寬的旱情,不到4米深的水井從不干枯。每當(dāng)半年多滴雨不落的大旱天,村民到井邊挑水,總要燒香帶去,給龍神奉上幾炷香。

坡巷村離府城僅2公里多,古時瓊州府道臺通往西廂只是一條羊腸小道(即現(xiàn)在的板橋路),還有一條流向龍昆溝的一遇大雨就成水災(zāi)的洗布溝(洗嬰兒尿布的溝),洗布溝已消跡于現(xiàn)在的龍昆南路底下了。洗布溝與羊腸小道交叉點有座板橋(板橋路因這座橋得名),供官府抬轎下村所建,據(jù)說該橋是被水沖壞再建,反復(fù)多次建造。而今這些都已經(jīng)銷聲匿跡,成為逝去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