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寄貫休 總無方是法,難得始為詩。裴說,桂州(今廣西桂林)人。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寄貫休

【創(chuàng)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裴說

【作品體裁】五律

作品原文

寄貫休

憶昔與吾師,山中靜論時(shí)。

總無方是法,難得始為詩。

凍犬眠干葉,饑禽啄病梨。

他年白蓮社,猶許重相期。

注釋譯文

①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jìn)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shí)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jīng)》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duì),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yuǎn)近聞名。公元915年(乾化二年)終于所居,世壽81。

②白蓮社:東晉釋慧遠(yuǎn)于廬山東林寺同慧永、慧持和劉遺民、雷次宗等結(jié)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凈土,又掘池植白蓮,稱白蓮社。

作者簡介

裴說,桂州(今廣西桂林)人。公元906年(唐哀帝天祐三年)丙寅科狀元及第。曾任補(bǔ)闕、禮部員外郎,公元907年(天祐四年),天下大亂,裴見升遷無望,即攜眷南下,唐朝滅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約住半年,又因戰(zhàn)火波及,再向家鄉(xiāng)逃難,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說為詩講究苦吟煉意,追求新奇,又工書法,以行草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