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書》是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作者賀瀕,介紹記憶中消逝的時間與影像。

中文名

白書

作者

賀瀕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ISBN

7-5371-3578-9

內(nèi)容簡介

如果你認為是正確的事情牢不可破,而且在時間消逝前緊緊的抓住它,它可能就是真實的。記憶中那些龐大的地標……終年積雪的冰川、貧脊的草場和幽深的峽谷,都不再是屹立不動的景觀,而是成為不斷變幻的影像,于是時間與影像就像鑰匙與鎖孔一樣密合的天衣無縫。

本書包括:“阿拉法特山的一夜”、“札記”、 “在使用以前”、“敦煌畫本”、“速寫”、“思維的分析”六章內(nèi)容。

白書亦指編制外的官吏

原文摘自

吳思-《血籌定律》:

正吏的職位上也有編外人員,朱元璋提到過“主文”和“寫發(fā)”。我無法確定這些人的數(shù)目和身份等級,但從清代巴縣檔案看來,同一職位上也存在三個等級。四川巴縣的正吏(典吏)不過15名,一等臨時工(半正式工)“經(jīng)書”常有200多人,二等臨時工“清書”和“小書”是經(jīng)書的徒弟,統(tǒng)稱白書,數(shù)目與師傅相近。

我國古代官府的干部職工分為官、吏、役,“白書”單指編外書吏,見于清代四川巴縣檔案,詞典和正史上都查不到。“白役”一詞流行稍廣,卻偏指差役。這兩個詞中都沒帶官員的位置,很不尊重領導。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我們不妨依據(jù)“白役”和“白書”的造詞法,生造它一個“白員”?!鞍讍T”是白役和編制外官吏的統(tǒng)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