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海,男,漢族,1938年出生,湖北荊州市公安縣埠河鎮(zhèn)三八村人,是“挾尸要價”事件中的撈尸人,2009年10月24日,因救湖北長江大學生何東旭、方招、陳及時壯烈犧牲,而打撈公司打撈尸體時竟然漫天要價,面對同學們的“跪求”,打撈者不僅不為所動,而且挾尸要價,一共收取了3.6萬元的撈尸費。

中文名

王守海

性別

出生日期

1938

籍貫

湖北荊州市公安縣埠河鎮(zhèn)三八村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職業(yè)

撈尸人

人物生平

王守海,荊州市公安縣埠河鎮(zhèn)三八村的村民,《挾尸要價》照片中用繩子拉著尸體的白衣老者。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2009年10月24日湖北長江大學生何東旭、方招、陳及時為救溺水兒童壯烈犧牲。

人物事件

獲得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的《挾尸要價》真假引爭議,2010年8月23日上午,記者從人民攝影“金鏡頭”評委會獲悉,針對《挾尸要價》圖片所涉及的新聞事實的調查結論已出,認為《挾尸要價》的新聞是真實的,不存在造假問題。調查結論分三點分別為:1,照片反映的“挾尸要價”的新聞事件真實存在;2:照片中的主要人物王守海雖不是主謀,但其客觀上參與了挾尸要價的過程,是這一行為的執(zhí)行者;3:照片記錄的過程是整個挾尸要價的一部分。雖然王守海極力辯稱自己沒有開口要價,[1]但據現(xiàn)場目擊者稱,王守海他們是當事人,參與并執(zhí)行了要價。

他回憶說:“三具尸體,都是我撈上來的。第一具穿的紅衣服,第二具是白衣服,第三具是藍衣服?!薄凹t衣服”是陳及時,“白衣服”是方招,“藍衣服”是何東旭。

挾尸要價

事發(fā)當天下午兩點半,撈尸人王守海接到同村陳興的電話,說寶塔灣有尸體撈。王守海帶上了自己的鉤子。系在一條長長的尼龍繩上的鉤子,以前用來在長江里撈中華鱘這樣的大型魚類;大魚很早以前就沒有了,鉤子現(xiàn)在只用來撈尸體。打撈三具尸體,撈尸人王守海賺到了530元錢。撈尸隊的老板陳波給了8個撈尸人一共4000塊錢。此前,撈尸隊老板陳波跟趕到現(xiàn)場的長江大學老師在沙洲上的陽傘下面“談了”價格。長江大學的老師回憶,“實際上沒什么談的空間”,江面上打撈尸體的價格是“定價”,“談價”很快就結束了。一具尸體1.2萬元,先交錢,后打撈。

老師和學生們身上帶的現(xiàn)錢不多,一共湊了4000塊,先交給了陳波,在得到陳波允許后,王守海們開始了搜尋?!凹t衣服”陳及時的遺體在3點半左右出水。又半個小時后,“白衣服”方招也被找到。

那幅流傳于網絡的照片正是在此時被拍下,王守海立在船頭,帶著方招的遺體向岸邊靠攏。由此,王守海被輿論指責站在船頭來“挾尸要價”。但是,根據后來的報道,沒有一個當天的學生能夠回憶證實,執(zhí)行打撈任務的撈尸人曾經在那一刻“手牽綁尸繩與學生談價錢”。實際的挾尸要價人應該是壟斷著荊州地方尸體打撈的陳波。據王守海介紹,陳波的“荊州市長江水上打撈有限公司”控制著長江荊州段所有的尸體打撈。陳波是王守海的老板,而王守海說他是聽老板的。

然而這幅以王守海為主角的照片,以“挾尸要價”為標題流傳于網絡,被在攝影比賽中屢次獲獎。2010年8月18日晚,該照片獲得2010中國新聞攝影非突發(fā)新聞類單幅金獎。[2]

人物爭議

人民攝影“金鏡頭”組委會23日發(fā)布調查組對獲獎照片《挾尸要價》所涉及的新聞事實的調查結果。[3]

調查組稱,《挾尸要價》記錄的瞬間是整個挾尸要價過程的一部分。雖然照片中的主要人物王守海極力辯稱自己沒有開口要價,但其客觀上參與了挾尸要價的過程,是這一行為的執(zhí)行者。[3]

調查組認為,根據“10·24”大學生救人事件發(fā)生后諸多媒體的大量報道以及此次調查組收集的各方情況,證明照片反映的“挾尸要價”的新聞事件真實存在,因此《挾尸要價》的新聞是真實的,不存在造假問題。[3]

而對于外界集中質疑的獲獎照片反映的瞬間究竟是否要價的問題,調查組建議組委會“不再對此細節(jié)深究”,而最終的上述決定也確實對此避而不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