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狼嘴龍

(學(xué)名Lycorhinus),又名狼鼻龍或

萊克龍

,是在南非開普省侏羅紀(jì)早期的艾略特組中發(fā)現(xiàn)的畸齒龍科恐龍。它的化石包含了齒骨及上頜骨,故Sidney Haughton于1924年替它命名“狼的鼻端”,因?yàn)閾碛蓄愃迫X的牙齒,最初被誤會屬于犬齒獸亞目,但它們的下頜是由多塊骨頭組成,證明它們是一種爬行動物。

于1975年描述的羊毛龍(Lanasaurus),是一個頜部骨頭,被認(rèn)為是狼嘴龍的異名。它們是小型的草食性恐龍,身長約1.2米,大小接近畸齒龍,并擁有長的犬齒。因狹齒狼鼻龍的特征顯示它是屬于畸齒龍科。

科學(xué)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Sauropsida
總目: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鳥臀目Ornithischia
科:畸齒龍科 Heterodontosauridae
展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