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市上馬鄉(xiāng)上院村,原名馬家莊,清末民初改名上院,此村地處峨嵋?guī)X山腳下,北與東陽呈村相鄰。因較之東陽呈村地處高處,且村北的東陽呈有座寶峰院,故以院為名,相對于東陽呈村(舊稱下院)得名上院村。

中文名

上院村

人口

652(2000年)

所屬地區(qū)

中國華北

民族

所屬國家

中國

行政區(qū)類別

村情概況

清光緒六年,上院村屬曲沃縣驛橋里;民國十七年,上院屬曲沃縣三區(qū),時有44戶,男107丁,女86口;2000年,上院有157戶,652口人,耕地74.82公頃,人均收入3400元。

民國十七年《新修曲沃縣志》記載:在上院村西有一滿水井,“出自神龍年間(公元705—709年),深九十余尺,村人悉飲此水,因建廟其上,歲時祀之”。關于滿水井,當?shù)厝藗髡f:此井水經(jīng)常是滿的,井上后建有龍王廟。有一村民打水時,看見井里有一條龍在動,嚇得掉到井里了。此后,井里水位有所下降,人們也不在這里吃水了,此井于五十年代已完全無水。井址現(xiàn)在村民黃作朝的院內(nèi)。

據(jù)村民王希斌、黃金喜、李寶德、黃文朝等人講,上院村南坡上,過去有一大墓。相傳是一馬姓將軍的墓。馬將軍戰(zhàn)死后,配金頭葬于此。以前墓前有一墓碑,五十年代已毀。

上院村東南半里許(磚廠東北角),有個地方,俗稱“冢子疙瘩”,現(xiàn)在稱東坡。據(jù)傳說是漢朝時期一墓群,此區(qū)域盜洞頻現(xiàn),極有可能屬漢墓群。

當?shù)孛?/h3>

李來成:上院人,1930年生,解放前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侯馬第一次解放后上過東山,后在淮海戰(zhàn)役中犧牲。

黃登朝:上院人,1927年生,解放前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后參軍。解放后在海軍部隊,先在青島,后轉(zhuǎn)至青海。因車禍在青海去世。

黃武朝:上院人,1942年生,現(xiàn)在太原滌綸廠任經(jīng)理。

黃一歐:小名路子,上院人,1924年生,原任北京大學教授,離休后居于北京。

侯馬1947年二次解放后,駐上院土改工作隊員是李端祥,袁致和。

發(fā)展方針

上院村黨支部、村委會,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積極調(diào)整產(chǎn)業(yè)結構,努力改善生產(chǎn)條件。他們積極引導廣大村民辦磚廠、辦鐵廠,發(fā)展大棚菜等,搞麥、蔥間作,實施噴灌工程等,使上院村近年來成為我市人均收入較高的農(nóng)村之一。上院村曾被授予地級“文明村”光榮稱號,村黨支部被地區(qū)授予“紅旗黨支部”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