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脈蛛毛苣苔屬于蛛毛苣苔屬,主要分布于廣東西北部。

基本簡介

種中文名:網(wǎng)脈蛛毛苣苔

種拉丁名:Paraboea dictyoneura (Hance) Burtt

科中文名:苦苣苔科

科拉丁名:Gesneriaceae

屬中文名:蛛毛苣苔屬

屬拉丁名:Paraboea

國內(nèi)分布:產(chǎn)廣東西北部及廣西臨桂。

海 拔:100-800

命名來源:[not. bot. gard. edinb. 41(3): 427. 1984]

中國植物志:69:471

英文植物志:18:367

族中文名:長蒴苣苔族

族拉丁名:Trib.Didymocarpeae Endl.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無莖草本。根狀莖粗壯,長1.5—2.5厘米,直徑7—8毫米。葉全部基生;葉片長圓形,狹長圓形,長7—14厘米,寬1.2—4.5厘米,頂端尖,基部漸狹下延成柄,邊緣具不整齊粗齒,向上反卷,被疏綿毛或近無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氈毛,側(cè)脈每邊5—6條,上面不明顯,下面隆起,細(xì)脈網(wǎng)結(jié)。聚傘花序傘狀,3—5條,頂生和腋生,每花序具多數(shù)花;花序梗長14—17厘米,無毛;苞片2,長約1厘米,下面被灰白色綿毛?;ㄝ?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外面被白色綿毛?;ü诘仙?,無毛,長1.2—1.5厘米,直徑約1厘米;筒長約7毫米;檐部稍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卵圓形,長5—6毫米,寬3.5—4毫米,下唇3裂,裂片相等,卵圓形,長3—4毫米,寬約4毫米。雄蕊2,無毛,花絲著生于花冠近基部,上部膨大,下部漸狹,長約6毫米,花藥大,狹長圓形,長約3.5毫米,頂端連著,藥室匯合;退化雄蕊3,長2—3毫米,著生于花冠近基部。雌蕊無毛,子房狹長圓形,長約6毫米,直徑約1.3毫米,花柱長約4毫米,上部彎曲,柱頭1,頭狀。蒴果線狀長圓形,長2—3厘米,無毛。花期4月,果期5—6月。

用 途:全草藥用,味微甘、辛,性溫,活血、消腫止痛。

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廣東西北部及廣西臨桂。生于山地疏林巖石上,海拔320—620米。泰國、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標(biāo)本采自廣東連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