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葉蛛毛苣苔,苦苣苔科,產(chǎn)湖北西部、四川東南部及貴州。

中文名

厚葉蛛毛苣苔

拉丁學(xué)名

Paraboea crassifolia

植物界

長蒴苣苔族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唇形目

苦苣苔科

蛛毛苣苔屬

命名者及年代

(Hemsl.) B. L. Burtt

分布區(qū)域

重慶,貴州,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亞綱

合瓣花

形態(tài)特征

厚葉蛛毛苣苔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長0.5-1.5厘米,直徑5-9毫米,具多數(shù)須根。葉全部基生,近無柄;葉片厚而肉質(zhì),狹倒卵形,倒卵狀匙形,長3.5-9厘米,寬1.5-3.2厘米,頂端圓形或鈍,基部漸狹,邊緣向上反卷,具不整齊鋸齒,上面被灰白色綿毛,漸變近無毛,下面被淡褐色蛛絲狀綿毛,側(cè)脈每邊4-6條,下面隆起。聚傘花序傘狀,2-4條,每花序具4-12花;花序梗長8-12厘米,被淡褐色蛛絲狀綿毛,變近無毛;苞片2,鉆形,長2-3毫米,寬不及1毫米,被淡褐色蛛絲狀綿毛?;ㄝ嚅L約3毫米,5裂至近基部,裂片相等,狹線形,長約2毫米,寬不及1毫米,外面被淡褐色短絨毛?;ü谧仙瑹o毛,長1-1.4厘米,直徑約9毫米;筒短而寬,長6-7毫米,直徑約6毫米;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相等,長3-4毫米,下唇3裂,裂片近圓形,長3-4毫米。雄蕊2,著生于花冠近基部,內(nèi)藏,花絲狹線形,長5.5-7毫米,無毛,上部稍膨大,成直角彎曲,花藥大,狹長圓形,兩端尖,長2.5-3毫米,寬1-1.2毫米,頂端連著,藥室匯合;退化雄蕊2,長2-2.5毫米,著生于距花冠基一部1.5毫米處。無花盤。雌蕊無毛,長8-10毫米,子房長圓形,比花柱短,長3-4毫米,直徑0.8-1毫米,花柱纖細(xì),長5.5-6毫米,柱頭1,頭狀。蒴果未見?;ㄆ?-7月。

本種為無莖草本;葉全部基生,質(zhì)地厚,近無柄;聚傘花序具少數(shù)花,花絲稍膨大,花柱纖細(xì),比子房長,可與近似種網(wǎng)脈旋蒴苣苔P. dictyoneura(Hance)Burtt相區(qū)別。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山地石崖上,海拔約700米左右。

分布范圍

產(chǎn)湖北西部、四川東南部及貴州。模式標(biāo)本采自湖北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