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馬克(吉爾吉斯語Токмок/Tokmok,俄語Токмак/Tokmak)是一個位于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的北部的城市,2005年時有人口60,654人?,F(xiàn)今托克馬克的居民多有東干人。

海拔約816米。在城中可望見遠處的皚皚的雪山。由于中亞在歷史上的戰(zhàn)亂不止,各個民族之間的遷徙異常頻繁,也給這塊土地留下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如碎葉城、八剌沙袞(Balasagun)、虎思斡耳朵等。

中文名

托克馬克市

外文名

Tokmok

地理位置

北緯42度50分,東經(jīng)75度17分

人口

60,654人(2005年)

著名景點

唐代碎葉城遺址

所屬地區(qū)

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

著名人物

朝詩人李白

友好城市

碎葉城

海拔

約816米

歷史沿革

托克馬克地處絲綢之路兩條干線的交匯處,古時中西商人匯集于此,東西使者的必經(jīng)之路。由于地處楚河河谷的中東部,有來自附近雪山上的雪水滋養(yǎng),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氣候宜人,對于中世紀那些強有力的征服者來說,這塊土地是頗有吸引力,曾作為喀喇汗國、西遼的都城。

成吉思汗征服西遼的時候,伊斯蘭教徒殺死城中守軍,哲別不戰(zhàn)而入該城。

19世紀30年代,這里曾作為浩罕汗國的一個軍事前哨。

30年后,它落入俄羅斯帝國的手中,俄國人拆毀了堡壘,現(xiàn)代的城市是MikhailChernyayev上校在1864年5月13日興建的。

俄羅斯帝國滅亡后,托克馬克成為了蘇聯(lián)的一部分,1927年建市。

是楚河州的一個區(qū)級行政單位,托克馬克從2004年到2006年4月19日曾經(jīng)是吉爾吉斯楚河州的首府。

地理環(huán)境

托克馬克位于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斯坦的邊界邊上,地理位置是北緯42度50分,東經(jīng)75度17分。北面是兩者的界河楚河,托克馬克距離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60公里??拷又萁袷赘瓹huy。

經(jīng)濟

1938年通往比什凱克的鐵路建成。有土西鐵路通往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城南為新建的工業(yè)區(qū)。

文化

附近遺址

中國唐代碎葉城遺址在今托克馬克東南8公里處。碎葉城,設(shè)于唐朝貞觀年間,又作素葉城、素葉水城,因其依傍素葉水,故得此名。一度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碎葉城在今托克馬克市西南。

在托克馬克南方15公里處、11世紀的布拉納塔(BuranaTower)就是建在這個堡壘的附近,今殘存東半部的土丘。據(jù)信這堡壘可能是粟特人建立的,后來成了黑汗王朝的首都八剌沙袞(Balasagun)與西遼國首都虎思斡耳朵。

在托克馬克附近出土的斯基泰人的物品被送到了圣彼得堡與比什凱克的博物館里。

代表人物

據(jù)郭沫若等學者考證,中國唐朝詩人李白可能出生在當時西域的碎葉城,也就是今日的托克馬克南。李白在這里一直待到他四歲為止。701年,李白生于碎葉。隨父居住。702-704年,隨父居。705年,隨父由碎葉至昌明,發(fā)蒙讀書,能誦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