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海樓位于飛英公園內(nèi),據(jù)史料記載,“韻海樓,唐大歷七年刺史顏真卿建”。距今已有1230年歷史。原址位于州治后圃(民國初為吳興公園,解放后改建為人民公園),即楚霸王項(xiàng)羽的子城北隅,1992年移址到飛英公園。

中文名

韻海樓

類別

樓塔

所屬地區(qū)

浙江省湖州市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

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

地理位置

湖州市區(qū)飛英公園

著名景點(diǎn)

韻海樓

簡介

韻海樓

韻海樓在湖州市區(qū)飛英公園內(nèi),清同治《湖州府志》有載:“韻海樓在府治后。顏真卿在郡著《韻海鏡源》因以為名。”

歷史淵源

韻海樓

清康熙五年(1666)曾任湖州知府的吳綺,其《玉樓春詞并序》稱:“顏真卿守是土,延諸名士作《韻海鏡源》一書于上,朱甍畫棟,宏敞壯麗,為一郡大觀。”或曰:“真卿著《韻海鏡源》本在杼山,后人慕其事而名此樓耳?!表嵑鞘冀ㄌ拼髿v八年(773),現(xiàn)在所存的五楹樓屋系清代重建。

這是一座五開間的樓廳,前連長廊,青瓦粉墻,樸素雅潔。樓前有香樟、女貞等樹,登樓可觀公園全景,雄勝、鳳山、迎春三亭以及假山、水池等盡收眼底。

據(jù)顏真卿撰并書的《杼山妙喜寺碑銘》稱,《韻海鏡源》一書他早年就已著手編纂。該書是引《法言》、《說文》諸字書,“窮其訓(xùn)解,次以經(jīng)史子集中兩字以上成句者,廣而編之,故曰‘韻?!?,以其鏡照源本,無所不見,故曰‘鏡源’。”顏真卿在唐大歷七年(772)到湖州任刺史后,繼續(xù)從事編纂,并“以俸錢為紙筆費(fèi),延江東名士蕭存、陸士修、裴澄、陸羽等十余人,筆削舊章,核搜群籍,撰定為三百六十卷?!边@部書稿先在州學(xué)“日相討論至冬”,后移到當(dāng)時(shí)稱為“郡之勝絕,游者忘歸”的杼山定稿。當(dāng)時(shí)和顏真卿同在湖州的著名 詩僧皎然曾有《韻海樓詩》贊揚(yáng)此舉,詩道:“世學(xué)高南郡,身封盛魯邦。九流宗韻海,七字揖文江。惜賞云歸堞,留歡月滿窗。不知樂教樂,千載與誰雙!”

《韻海鏡源》是一部著名的古代字書,可惜其書早已散失。州人為表彰顏真卿在文字學(xué)上的巨大貢獻(xiàn),乃建韻海樓以紀(jì)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