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薔薇,薔薇目薔薇科植物。落葉灌木。小枝黃褐色,無毛,具皮刺,老枝褐紫色。

中文名

山薔薇

亞目

薔薇亞目(Rosinea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薔薇目(Rosales)

拉丁學(xué)名

Rosa sambucina var. pubescens

薔薇科(Rosaceae)

亞科

薔薇亞科(Rosiodeae)

薔薇屬(學(xué)名:Rosa)

山薔薇

命名者及年代

Koidz.

分布區(qū)域

臺(tái)灣(Hsinchu),臺(tái)中(南投,屏東)

形態(tài)特征

山薔薇

花單生,稀2-3朵集生于側(cè)生小枝頂端;花梗長0.7-1厘米,被較密腺毛,基部具1-2枚苞片;苞片卵形,邊緣具小腺體;花托近橢圓形,外被稀疏腺毛或光滑無毛;花直徑約2.5厘米,萼裂片卵狀披針形,長1-1.5厘米,先端伸展成長尾狀,邊緣羽狀分裂并間有不分裂者,分裂者邊緣和外面被細(xì)腺體和短柔毛,不分裂者邊緣和外面無腺體,內(nèi)面均被短柔毛,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圓形,長約1厘米,外面無毛,先端微凹,粉紅色;雄蕊長約3毫米;花柱微露出花托口外,分離,被白色柔毛。

果實(shí)

薔薇果微橢圓形,長1.4厘米,徑約1厘米,橙紅色,萼片脫落,部分宿存,反折;果梗長約8毫米,具腺毛?;ㄆ?月,果期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