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皮桉桃金娘科桉屬植物,原產(chǎn)地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低地,常見于肥沃的壤土,也可以在貧瘠的沙質(zhì)土找到。廣東及云南有栽培。

中文名

粗皮桉

桃金娘科(Myrtaceae)

植物界

細(xì)籽族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桃金娘目(Myrtales)

拉丁學(xué)名

Eucalyptus pellita

亞科

細(xì)籽亞科

桉屬(Eucalyptus)

粗皮桉

命名者及年代

F. V. Muell.

分布區(qū)域

廣東,云南,廣西

亞族

桉亞族

亞組

長藥亞組

大藥組

形態(tài)特征

喬木,高15米或更高;樹皮宿存,粗糙,暗揭色;嫩枝有棱。幼態(tài)葉對生,葉片革質(zhì),闊披針形至卵形,長3 -9厘米,寬3-5厘米,成熟葉片披針形,稍彎曲,長10-14厘米,寬2 -3厘米,不等側(cè),腺點(diǎn)不明顯,側(cè)脈極密,以70°開角平緩走向邊緣,邊脈靠近葉緣;葉柄長1.5-2.5厘米。傘形花序腋生,有花3一8朵,總梗粗大,壓扁,長1.5-2厘米;花梗長3-5毫米;花蕾倒卵形,長約2厘米,寬1厘米,有時(shí)史大;警管倒圓錐形,長1厘米,有棱;帽狀體三角錐形,約與警管同長,先端尖,有時(shí)嚎狀;雄蕊長1-1.2厘米,花藥卵形,藥室平行。朔果半球形,寬1.2 -1.5厘米,果緣寬,突出薯管外,稍隆起,果瓣3 -4,全部突出。花期10 -11月。

分布

原產(chǎn)地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低地,常見于肥沃的壤土,也可以在貧瘠的沙質(zhì)土找到。廣東及云南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