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飯,中國民間秋祭供品。曾流行于長(zhǎng)江中下游地區(qū)。每年夏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各家備新收的谷物供奉祖先,行秋祭禮,以告祖先秋成,屆時(shí)以新收的米或谷,雜以新收的瓜果,煮成粥敬獻(xiàn),名為“羹飯”。

釋義

羹湯和飯;特指祭奠死者的飯菜

出處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紫騮馬歌辭》

讀音

gēng fàn

注音

ㄍㄥ ㄈㄢˋ

基本介紹

gēng fàn

1、羹湯和飯?!稑犯娂M吹曲辭五·紫騮馬歌辭》:“羹飯一時(shí)熟,不知飴阿誰?”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p>

2、特指祭奠死者的飯菜?!端疂G傳》第二六回:“武松叫士兵去安排羹飯。武松就靈床前,點(diǎn)起燈燭,鋪設(shè)酒肴?!鼻迦?a class="dict" href="/know/2764887/">小說《何典》第三回:“那棺材已歇在棚中。形容鬼處分把羹飯擺好?!?sup class="baike-referen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