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探花坊位于位于漳州市薌城區(qū)香港路雙門頂和岳口街,是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為林士章立。是為以林士章為首的明朝中后期朝廷五位漳籍高官而立的。

中文名

尚書探花坊

建造時期

明萬歷三十三年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

所屬地區(qū)

薌城區(qū)

類別

旅游景點

年代

明代

遺址內(nèi)容

嘉獎牌坊

建立時間

1605年

基本介紹

尚書探花坊

尚書探花坊位于漳州市薌城區(qū)香港路雙門頂和岳口街。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為嘉靖年間探花、曾任南京禮部尚書林士章而立,坊寬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樓的匾額兩面分別刻楷書“尚書”、“探花”。林士章,字德斐,漳浦人,嘉靖探花,任南京禮部尚書、國史副總裁。坊寬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樓匾額兩面分別刻楷體巨字“尚書”、“探花”。因為林士章曾中探花,當(dāng)過尚書。林士章是一個十分杰出人物。他字德斐,號璧東,漳浦縣烏石大廳北平村人,生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自幼沉默聰穎,志向不凡,博聞善記,讀書紫薇山中。嘉靖三十七年中舉人,次年聯(lián)捷,廷試賜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百姓都親切的稱呼他為“林探花”。

建筑風(fēng)格

尚書探花坊

尚書探花坊寬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樓匾額兩面分別刻楷體巨字“尚書”、“探花”。石牌坊以青白石相間建造,樓頂皆置魚形脊飾,檐翼角起翹自然,正匾以下均以梁、枋隔層,無論是體大碩重的梁、枋、柱,還是精雕細鑿的斗拱、雀替、花版、垂柱,都制作細膩,銜接緊密,陰刻、線刻、浮雕、圓雕、鏤雕、雙面雕等手法裝飾無不用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