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名流布,定義謂犯戒之人,惡友常從

定義

謂犯戒之人,惡友常從,善人皆離,既無戒德,惡聲日著,遠(yuǎn)近流布也

資料

十重禁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說過罪、自贊毀他、慳、瞋、謗三寶。

(5)酤酒戒(酒能昏神亂性,故不酤)

酒乃迷亂起罪之根本,故大小二乘、道俗七眾俱禁之。依四分律卷十六所載,佛陀于支陀國時(shí),沙伽陀詣拘睒彌主之家受飲食,主人奉以黑酒,既飲而還,于歸途倒地嘔吐。佛即知之,遂制比丘飲酒之戒,若違禁者,犯波逸提。佛更為說飲酒之十過,即顏色惡、少力、眼視不明、現(xiàn)嗔恚之相、壞田業(yè)資之法、增致疾病、益斗訟、惡名流布、智慧減少、死墮三惡道等,稱為飲酒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