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苑巖在安溪縣城廂鄉(xiāng)同美村新巖山頂,海拔500米,巖宇始建于唐代。

中文名

閬苑巖

景點類別

歷史遺跡

所屬國家

中國

地理位置

安溪縣城廂鄉(xiāng)同美村新巖山頂

地點

泉州安溪縣

海拔

500米

簡介

閬苑巖

寺名取自唐大詩人李商隱的“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墻無處不棲鸞”。祀閬苑祖師和清水祖師。

詳述

巖宇始建于唐代,其時乃“巨石相拱成殿”,想必相當(dāng)簡陋,原祀達摩祖師。清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及《安溪縣志》中載:“唐普照禪師下錫于此……”“自李唐之后,巖寺迭新”。現(xiàn)存的閬苑巖依陡峭山勢成“虎落山”單檐歇山頂構(gòu)式,坐北朝南,寬深三間。

還附設(shè)有四大將廟、山門亭閣、鐘鼓樓等。殿堂現(xiàn)還供祀著清水祖師。從兩旁的對聯(lián)“紫陽標(biāo)八景,閬巖夕照其一;廣輿記萬山,清溪勝地?zé)o雙”,不難理解它何以列為“清溪(安溪)八景”之一!

登閬山入口處,殘留一段宋時寨墻,寨門有“閬苑仙境”的勒石,兩側(cè)的“霧繞閬巖,人在空中攬勝;云飄寶殿,客來天上燒香”猶歷歷在目。進此山門后,山路陡峭。極目遠(yuǎn)眺,藍(lán)溪如練,公路似帶;探頭院外,陡崖似壁,細(xì)泉瀉澗。傳說中宋名將楊文廣平閩十八洞之一的“鐵松洞”,即在此峰頂。

巖宇單檐歇山頂,寬深各三間。巖寺周圍林木蔥郁,松竹含嵐欲滴,藤木凌云擎天,有許多美妙絕倫的自然景觀。最著名的是巖宇北側(cè)一峭拔石筍,拔地而起;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孔而出,蔚為奇觀。宋代朱熹標(biāo)題:“閬巖夕照”即指此。

閬苑巖歷史上曾因產(chǎn)白茶聞名。朱文公題門柱聯(lián)陰鐫“白茶特產(chǎn)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的茶聯(lián),點出此地白茶的珍稀寶貴,今尚殘存數(shù)株,是研究茶葉品種的重要例證。白茶其貌不揚,萎黃孱弱,長在廟外峭壁石筍夾縫之間,惟有夏至正午、冬至子刻,才有日月之光映射得到。葉呈白色,奇香撲鼻,質(zhì)高無價。

閬苑巖風(fēng)景區(qū)

去堂西百米本有一庵,相傳乃一位敢諫的妃子被貶至此所建?,F(xiàn)殘垣斷壁處仍汩汩流淌一眼細(xì)泉。 ??

閬苑巖

聯(lián)

《安溪八景回文》詩八首,其中謹(jǐn)錄《閬巖夕照》一詩于下:閬瀛到者誰游客,好事春山高枕石。涼冷輕煙帶杖藜,蒼蒼倒影斜陽夕。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莊成任安溪知縣時,曾以朱熹標(biāo)題的“清溪八景”為題賦詩八首,其中《閬巖夕照》為:閬巖高出萬山巔,多少游云在下邊。誰道斜陽通一線,光芒直接九重天。

巖寺中存有“名標(biāo)閬苑無雙地,景照夕陽第一山”、“紫陽標(biāo)八景閬巖夕照其一,廣輿記萬山清溪勝地?zé)o雙”等宋代古楹聯(lián)。

1991年,閬苑巖被列入安溪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與閬苑巖有關(guān)的詩文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墻無處不棲鸞”——李商隱(唐),寺名出處

“紫陽標(biāo)八景,閬巖夕照其一;廣輿記萬山,清溪勝地?zé)o雙”——殿堂對聯(lián),列為“清溪(安溪)八景”之一的原因

“白茶特產(chǎn)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 朱文公,門柱茶聯(lián)

“閬瀛到者誰游客,好事春山高枕石。涼冷輕煙帶杖藜,蒼蒼倒影斜陽夕。”——朱熹《閬巖夕照》

”閬巖高出萬山巔,多少游云在下邊。誰道斜陽通一線,光芒直接九重天?!啊祆洌ㄇ澹?/p>

“名標(biāo)閬苑無雙地,景照夕陽第一山”——宋代古楹聯(lián)

“紫陽標(biāo)八景閬巖夕照其一,廣輿記萬山清溪勝地?zé)o雙”——宋代古楹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