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奉直大夫,文散官名。明從五品初授奉訓(xùn)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明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本名

饒敬承

出生地

湖北省蒲圻

所處時代

明代

懷庭

象賢

正文

1、蒲圻饒氏宗譜格中載:

饒敬承,字象賢,號懷庭。誥封奉直大夫,以子若蒙官提督七省漕務(wù)晉封奉政大夫。嘉靖四年乙酉正月十九日卯時生。以詩經(jīng)中嘉靖丙午科鄉(xiāng)試第廿五名舉人大挑一等。歷任直隸蒙城縣、浙江秀水縣、四川南部縣,升廣西賓州知州,轉(zhuǎn)升平樂府同知。萬歷十五年丁亥三月廿八日戌時卒,壽六十三歲。葬望湖山伴母楊宜人塋右,后改葬馬蹄湖南塘,壬山丙向。

按:奉直大夫,文散官名。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置,為文官第十六階。金為從六品上。元升為從五品。明從五品初授奉訓(xùn)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清從五品概授奉直大夫。

2、蒲圻饒氏宗譜《饒氏歷代宦林錄》載:

嘉靖二十五年,饒敬承,字象賢,號懷庭,丙午科舉人。任直隸蒙城縣、浙江秀水縣、四川南部縣,升廣西賓州知州,轉(zhuǎn)升平樂府同知。誥贈奉政大夫。才猷列傳見邑志。

3、蒲圻饒氏宗譜《敬承公才猷列傳》:

饒敬承,字象賢。祖士亨,字行之,中嘉靖己卯科鄉(xiāng)試,官海豐縣知縣。敬承以嘉靖丙午鄉(xiāng)貢,令蒙城、南郡(部)二邑,升賓州知州。時八寨瑤民阻險攻掠,粵西大震。敬承親冒矢石,督率兵將奮戰(zhàn),殲其渠魁,捷奏升平樂府同知。旋解任歸原居賓九載,勞瘁勤苦,有裨地方。賓人戴之,勒石祠祀。子若蒙中萬歷丙午鄉(xiāng)試。見蒲志。

按:南郡縣,西漢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改名宜城。1500多年后明朝應(yīng)該早就不用這個縣名了。查四川有南部縣,漢屬閬中縣地。粱(502~557)改南部縣。因地居?xùn)|漢巴西郡之南而得名。所以,文中的南郡縣應(yīng)為南部縣。這樣才能與格中及宦林錄中所載相一致。

4、《敬承公敘》:

仕宦而博高名享厚祿而無功于朝廷生靈者,比比然也。若饒懷廷公蒞(即涖字,音利,臨之意)廣西賓州知州事,值響(左出右向)賊亂,受節(jié)鉞征剿,山奇路險,用計進戰(zhàn),大破賊兵。斬賊首以車載歸,丑類(壞人、惡人)擊縛者數(shù)千,而彼地之百姓寧。饒氏因而繪有征剿之圖以示予,予見而異之,以視世之迂儒而居其位而才不足以任重大者,詎足以榮先代而聲施后世乎!

后學(xué)姻眷弟進士魏說拜撰

5、《敕封敬承公奉直大夫誥命》: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賓州古百粵欝yu4林,地險山箐qing4,瑤民至難馴也。守茲土者以拊循(安撫)保障為功,懋賞酬勞,朕所不靳爾。廣西柳州府賓州知州饒敬承,敏練之力,閎雅之度,歷仕壯縣(富庶繁茂之縣),茂著賢聲(賢良的名聲),擢守劇州(政務(wù)繁雜的大州郡),益騰良譽。報成書最朕實爾嘉茲,特授爾階奉直大夫,錫之誥命于戲遐。陬之吏,非才不足以戢亂,非守不足以服人,非久任不足以諳土俗洞物情也。爾業(yè)有成績矣!益思毖飭,毋怠終始,陟明(進用賢能)有典,朕不爾忘。欽哉!

6、《晉封敬承公奉政大夫誥命》:

皇帝制曰??朕惟皇祖在位之久有若周之成王,吏治之盛不減。漢之宣帝,凡郡國守令之選,多淳明健粹之人,儀刑幸見于子孫,寵恤(左血右阝)宜隆于原廟爾。原任廣西平樂府同知饒敬承,乃直隸淮安府清河縣知縣,饒若蒙之父。世傳舊德,名在賢書。大邑既已載遷方州,乃惟作牧一城,斗大不復(fù)共于典簽qian。八寨星羅早已俘之幕府,擢丞大郡,彌著精勤二千石之高風(fēng),蠃有郁林之石,十八年之苦節(jié)酌惟南海之泉。才如雕鶚待風(fēng)而飛,治比鳳鷥聞音可喜。愛留不盡以待嗣,賢眷臥閣之猷長。知趨庭之訓(xùn)茂。茲贈爾奉政大夫,庶彰天道之有知,以對人心之未厭。

注:奉政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六品上,元升為正五品。明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清正五品概授奉政大夫。

二千石:漢制,郡守俸祿為二千石,世因稱郡守為二千石。

趨庭:子承父教。

湖北省赤壁市上官仁莊饒有武2010年錄自蒲圻饒氏八修宗譜,并斷句標點加注。

2010-5-9

人物關(guān)系

饒若蒙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