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隱亭述》是唐代劉禹錫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吏隱亭述

元和十五年,再牧于連州,作吏隱亭海陽湖堧。入自外間,不知藏山。歷級東望,恍非人寰。前有四榭,隔水相鮮。凝靄蒼蒼,淙流布懸。架險通蹊,有梁如。輕泳徐轉(zhuǎn),有舟如翰。澄霞漾月,若在天漢。視彼廣輪,千畝之半。翠麗于是,與世殊貫。澂明峭絕,藿靡蔥蒨。炎景有宜,昏旦迭變。疑昔神鰲,負(fù)山而忭。摧其別島,置此高岸。海陽之名,自元先生。先生元結(jié),有銘其碣。元維假符,馀維左遷。其間相距,十五馀年。對境懷人,其猶比肩。天下山水,非無美好。地偏人遠(yuǎn),空樂魚鳥。謝公開山,涉月忘還。豈曰無娛,伊險且艱。溪山尤物,城池為伍。卻倚佛寺,左聯(lián)仙府。勢拱臺殿,光含廂廡。窈如壺中,別見天宇。石堅(jiān)不老,水流不腐。不知何人,為今為古。堅(jiān)焉終泐,流焉終竭。不知何時,再融再結(jié)。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jìn)士第,登博學(xué)宏辭科。授監(jiān)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tuán),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nèi)容?!吨裰υ~》、《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