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金花,學(xué)名Centaurium Pulchellum (Swartz) Druce var. altaicum (Griseb.) Hara,所屬龍膽科,百金花屬,國內(nèi)分布于西北、華北、東北、華東至華南沿海等地,生于濕草甸。與原變種的區(qū)別是花具明顯花梗,花萼裂片鉆形,中脈在背面高高突起呈脊?fàn)?,花冠白色或粉紅色。生于潮濕的田野、草地、水邊、沙灘地,特別在海邊最多,海拔50-2200米。模式標(biāo)本采自阿勒泰地區(qū)。

中文名

百金花

雙子葉植物綱

拉丁學(xué)名

Centaurium pulchellum var. altaicum

二名法

Centaurium Pulchellum

植物界

龍膽族·百金花亞族

被子植物門

別名

埃蕾

亞綱

合瓣花亞綱

捩花目

龍膽科

亞科

龍膽亞科

百金花屬

美麗百金花

分布區(qū)域

西北、華北、東北、華東至華南沿海、蘇聯(lián)、印度

形態(tài)特征

百金花

與原變種的區(qū)別是花具明顯花梗,花萼裂片鉆形,中脈在背面高高突起呈脊?fàn)?,花冠白色或粉紅色。

參見:

美麗百金花

(原變種)

生長環(huán)境

百金花

生于潮濕的田野、草地、水邊、沙灘地,特別在海邊最多,海拔50-2200米。模式標(biāo)本采自阿勒泰地區(qū)。

分布范圍

產(chǎn)我國西北、華北、東北、華東至華南沿海等地區(qū)。在蘇聯(lián)、印度也有分布。產(chǎn)興安盟、伊克昭盟、阿拉善盟巴彥浩特、呼和浩特市。

主要價值

中藥冶肝炎。膽囊炎,頭痛,發(fā)燒,牙痛,咽喉腫痛。

蒙藥治肝熱,膽熱,黃疸,頭痛,發(fā)燒,扁桃腺炎。

入藥部分

全草入藥。

藥材鑒別

性狀 根纖細(xì),直徑約1毫米,有須狀支根,表面淡黃色或淡褐黃色。莖細(xì),具4條縱棱,有分枝,長短不等,直徑約1毫米,表面黃綠色,光滑無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多脫落或破碎,完整葉片呈橢圓形或披針形,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光滑無毛,無葉柄?;ü诮吣_碟狀,頂端5裂,裂片矩圓形,白色或淡黃色。氣微,味微苦。

采集加工

夏季開花時采收,洗凈泥上,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

中藥味苦,性寒。清熱解毒。

蒙藥味苦,性寒。清熱,退黃,利膽。

用量用法

中藥6—9克,水煎服,或研末沖服。

蒙藥單用1.5—3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