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莊村位于膠州市南關(guān)辦事處的東南部,東至海爾大道與營海鎮(zhèn)盛福村相望;西與高家臺子村相接壤,北與趙家灘村隔河相望,新建的香港中路從村南東西穿越,膠黃鐵路從村西駛過。 辛莊村為河流沖積平原向東的延伸帶,這片平原由于鹽堿較重,村莊零星,人口稀少,一直延伸到膠東鎮(zhèn)大沽河?xùn)|岸。因地質(zhì)因素,農(nóng)作物比較單一,只有普通北方農(nóng)產(chǎn)品,如小麥、玉米等,解放前一片鹽堿地,十年九不收,解放后,通過開荒造地,把一片鹽堿灘改成了口糧田,1966年后對部分鹽堿地又加以改造,種植水稻,從此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1978年有耕地478畝,人口235人,村集體收入35250元,人均純收入約120元;1988年村集體收入為55800元,農(nóng)民人均收入約150元。近幾年,辛莊村隨著國家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大部分土地被征用,黨支部和村委員會利用補(bǔ)償資金,投資400萬元建起了近5000平方米的集車間、酒店、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與一休的綜合大樓,對外出租。
精選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薦
辛莊村相關(guān)的文章
菊亞族學(xué)名Chrysantheminae O. Hoffm,春黃菊族植物,花托無托毛或有托毛,但絕無托片。它的下級分類有亞菊屬,畫筆菊屬,木茼葶屬,短舌菊屬,小甘菊屬,石胡荽屬,筒蒿屬,鞘冠菊屬等。
希伯侖(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是西岸地區(qū)(巴勒斯坦南部)的一個城市,位于耶路撒冷以南30公里,擁有166,000名巴勒斯坦人和700-800名猶太定居者。希伯侖海拔高度為930米。該市是猶太教中僅次于耶路撒冷的圣城。
法國大革命(法語:La Révolution Fran?aise,英語:The French Revolution)是法國發(fā)生激進(jìn)政治和社會變革的時期,始于1789年的三級會議,結(jié)束于1799年11月法國領(lǐng)事館的成立。法國大革命是法國人民反抗君主專制和階級特權(quán)的一場革命。“自由、平等、博愛”是革命的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古羌對中國歷史發(fā)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廣泛而深遠(yuǎn)的影響,民族語言為羌語,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
尼羅河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流經(jīng)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尼羅河,全長6670公里,是世界第一長河,非洲主河流之父。發(fā)源于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一條國際河流。流經(jīng)布隆迪、盧旺達(dá)、坦桑尼亞、烏干達(dá)、埃塞俄比亞、蘇丹、埃及等7個國家,跨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流域面積約335萬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陸面積的九分之一,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尼羅河——阿拉伯語意為“大河”。“尼羅,尼羅,

尚可名片
這家伙太懶了,什么都沒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