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為(behavior)是心理活動的結果,心理活動可以被認為是內隱的行為,而行為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正常人的一切行為都受到心理意識的控制,不受心理意識控制的行為只有嬰幼兒的本能行為(如吮吸)、精神病行為(如自傷和傷人)和神經癥行為(強迫性洗手)。

中文名

健康信念模型

外文名

health belief model

創(chuàng)始人

Hochbaum等

創(chuàng)立時期

19世紀50年代

術語簡介

而決定人們采取某種行為的最直接心理活動就是人的知覺(perception)、態(tài)度(attitude)和信念(belief)。知覺也可以理解為“意識”,如一個人是否能夠意識到過咸飲食習慣可引起高血壓?是否能夠意識到高血壓對人的健康會產生嚴重的危害?是否意識到自己具有改變過咸飲食習慣的能力?態(tài)度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對一件事物或一個人的看法及心理傾向,如改變過咸飲食習慣是否值得去做?預防高血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嗎?信念是態(tài)度的強化,是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如高血壓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改變過咸飲食習慣對于預防高血壓十分重要。

健康信念模型(HBM)正是一個通過干預人們的知覺、態(tài)度和信念等心理活動,從而改變人們的行為的健康教育模型,由當時服務于美國公共衛(wèi)生機構的社會心理學家Hochbaum等創(chuàng)立于19世紀50年代,其后經過不斷的充實和發(fā)展,已成為人們開展健康行為干預項目和活動的重要工作模式。

HBM的理論假設是:

一個人的行為會發(fā)生改變,如果他:

--感到一種疾病或殘疾是可以預防或避免發(fā)生的;

--意識到只要采取建議的措施(行為)就可以避免其發(fā)生;

--自信自己能夠成功地改變這種行為;

HBM自創(chuàng)建以來,被廣泛地應用于控煙、營養(yǎng)、性病艾滋病、高血壓篩查、安全帶使用、乳腺自檢、鍛煉等眾多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項目和活動的計劃、設計和實施工作之中。HBM模型的基本思路可以用圖1表示。

HBM模型也存在一些缺點,主要包括:

1、到目前為止,多數(shù)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項目只用到了其中的部分內容;

2、作為一個心理學的行為改變模型,未考慮到其他因素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如環(huán)境因素、經濟因素等;

該模型未考慮社會規(guī)范、同伴壓力對人們行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