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剛,男,1962年出生,現(xiàn)為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簡介

王恩剛主要研究方向為冶金與材料電磁制備技術、強磁場下材料凝固行為、電磁流體力學及其工程應用。主要從事冶金與材料電磁制備技術、超導強磁場作用下材料凝固基礎理論、冶金與材料制備過程數(shù)值模擬的研究與開發(fā)工作。發(fā)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9篇,EI收錄13篇,參編專著一部。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兩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三項。

學習經(jīng)歷

1980-1984年,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系鑄造專業(yè),獲學士學位

1984-1987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金屬材料及工藝系鑄造專業(yè),獲碩士學位

1992-1998年,東北大學熱能工程系熱能工程專業(yè),獲博士學位

1999-2001年,東北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博士后

主要工作經(jīng)歷

1987-1999年,鞍山鋼鐵公司技術中心,助工、工程師

1999-2001年,東北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博士后

2001年,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001-2003年,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電磁流體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教授

2003年-至今,東北大學材料電磁過程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博導

教學工作

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工程概論》

本科生課程《冶金概論》

本科生課程《材料電磁過程導論》

研究生課程《材料電磁過程》

博士研究生招生

《080521, 材料電磁工程與科學》專業(yè)

材料電磁成形理論與應用

高性能結構功能材料的電磁制備與理論

《080701, 工程熱物理》專業(yè)

電磁連鑄技術與鑄坯質(zhì)量控制

電磁流體力學及其應用

工業(yè)熱過程的仿真與優(yōu)化

主要研究領域

材料電磁成形理論與應用

高性能結構功能材料的強磁場制備

電磁連鑄技術與鑄坯質(zhì)量控制

電磁流體力學及其應用

工業(yè)熱過程的仿真與優(yōu)化

科研工作

負責主持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電磁攪拌作用下立式連鑄高溫合金凝固與力學行為的基礎研究【50834009】(2009-2012)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強磁場作用下高強高導銅基合金制備技術的研究【2007AA03Z519】 (2008-20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強磁場作用下偏晶合金的相分離和組織形成規(guī)律【50574027】(2006-20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磁場作用下連鑄坯熱/力學行為的研究【50274023】(2003-2006)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項目—電磁鑄造制備高速鋼復合軋輥及其使用性能的評價【2003AA331050】子課題(2003-2005)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項目—電磁連鑄技術及其設備的開發(fā)【2001AA337040】(2001-2005)

遼寧省青年人才基金項目—制備無缺陷連鑄坯的組合電磁連鑄技術的研究【2005221004】(2005-2007)

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研究項目—強磁場作用下偏晶合金凝固行為及其制備技術的基礎研究【104063】(2005-2007)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項目、教育部聘請外籍教師計劃項目、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項目、沈陽市人才資源開發(fā)專項資金項目、寶鋼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開發(fā)項目、天津榮程鋼鐵聯(lián)合有限公司技術開發(fā)項目等若干項

主要參加科研項目: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973計劃)項目—新一代鋼鐵材料的重大基礎研究—電磁場及其它外場對提高鋼材料質(zhì)量的作用【G1998061510】(1999-2003)

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項目—電磁冶金與強磁場材料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B07015】(2007-20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現(xiàn)代電磁連鑄技術的基礎研究【59734080】(1998-2000)

遼寧省科學技術計劃重點項目—轉(zhuǎn)爐-連鑄矩形坯生產(chǎn)高質(zhì)量特殊鋼工藝技術研究【2007414003】(2008-2010)

遼寧省重大科技攻關計劃—薄板坯連鑄連軋精品鋼制備—高效組合電磁連鑄技術【2005221006】(2005-2007)

日本東北大學國際合作項目—強磁場作用下金屬及合金凝固行為的研究(2001)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技術開發(fā)項目、本溪鋼鐵集團公司技術開發(fā)項目等若干項

其它科研工作:

發(fā)表學術論文140余篇,境外國際會議邀請報告4篇,參編專著2部,獲國家發(fā)明專利5項。

科研獎勵與榮譽

科研獎勵:

2010年,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6年,獲中國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2年,獲中國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2年,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1991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獲鞍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榮譽稱號:

2011年,獲沈陽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建功立業(yè)先進個人

2010年,獲遼寧省優(yōu)秀博士后研究人員稱號

2008年,獲沈陽市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2007年,獲沈陽市領軍人才稱號

2006年,獲批遼寧省高等學?!安牧想姶胖苽洹眲?chuàng)新團隊學術帶頭人

2005年,獲國務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

2005年,獲東北大學江河獎教金

2004年,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計劃

2004年,入選遼寧省優(yōu)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yǎng)基金(青年人才基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