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疑難解析》,作者徐茂魁,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本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的教研參考用書。根據(jù)教育部修訂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教學基本要求”,針對政治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解析。本書以中國經濟發(fā)展和經濟改革以及經濟全球化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的問題、挑戰(zhàn)為背景,歸納、概括一些疑難問題,提供理解和研究這些疑難問題的思想和方法,為有關教學和研究人員提供參考資料。

中文名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疑難解析

別名

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研參考叢書

外文名

The difficult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Marx's

定價

18.00元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頁數(shù)

367

開本

16開

出版時間

2002年

作者

徐茂魁

版次

1

ISBN

7300040837

其他

紙張:膠版紙

開本

32開

ISBN

9787300040837

紙張

膠版紙

字數(shù)

332000

裝幀

平裝

基本信息

作 者:徐茂魁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條 形 碼:9787300040837 ; 978-7-300-04083-7
I S B N :7300040837出版時間:2002-5-1
開 本:大32開頁 數(shù):367
定 價:18 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的教研參考用書。根據(jù)教育部修訂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教學基本要求”,針對政治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解析。本書以中國經濟發(fā)展和經濟改革以及經濟全球化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的問題、挑戰(zhàn)為背景,歸納、概括一些疑難問題,提供理解和研究這些疑難問題的思想和方法,為有關教學和研究人員提供參考資料。

本書目錄

第一篇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 ?

1?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是怎樣產生的? ?

2?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動因是什么? ?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如何創(chuàng)立的? ?

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 ?

1?如何理解物質資料的生產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fā)點? ?

2?如何理解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 ?

3?如何理解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性和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4?應如何看待對《資本論》研究對象的爭論? ?

三、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

1?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

2?如何理解《資本論》的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

3?如何通過《資本論》的研究方法來理解其結構體系? ?

四、經濟學的兩個范式危機之爭 ?

1?什么是經濟學的范式與范式危機? ?

2?如何理解關于經濟學“兩個范式危機”的爭論? ??

第二篇 社會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 ?

一、社會經濟采取的基本形態(tài) ?

1?如何理解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之間的關系? ?

2?如何理解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

3?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什么從商品開始? ?

4?如何理解商品和貨幣理論的理論結構與邏輯體系? ?

二、勞動價值理論與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

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

2?為什么說勞動二重性理論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3?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應如何折算? ?

4?如何理解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第二種含義? ?

5?如何理解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之間的關系?

6?勞動生產率同商品價值量之間的關系如何? ?

7?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

8?什么是商品的拜物教性質? ?

9?勞動價值論、供求價值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價值論有什么區(qū)別?

10?對知識創(chuàng)造價值和知識經濟應如何理解? ?

三、價值形式的發(fā)展,貨幣的起源與職能 ?

1?如何理解商品的價值形式及其發(fā)展階段? ?

2?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之間的關系如何? ?

3?為什么說簡單的價值形式中包含著貨幣形式的全部秘密? ?

4?什么是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與價格標準? ?

5?什么是貨幣流通量規(guī)律與紙幣流通? ?

6?什么是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

四、商品經濟的運行機制(價值規(guī)律) ?

1?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

2?價值規(guī)律是如何起作用的? ?

3?如何認識價值規(guī)律對經濟發(fā)展的作用?

第三篇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 ?

一、貨幣轉化為資本及勞動力商品 ?

1?如何正確分析資本流通與簡單商品流通的區(qū)別? ?

2?資本的總公式的矛盾及其解決的條件是什么? ?

3?馬克思是如何分析勞動力轉化為商品的? ?

4?如何認識資本一般與資本特殊? ?

5?為什么說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 ?

二、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 ?

1?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一般性與特殊性是什么?

2?如何運用勞動二重性學說分析價值形成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

3?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tǒng)一? ?

4?如何理解資本和雇傭勞動相結合的特殊方式? ?

5?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是如何劃分的?其意義是什么? ?

6?在絕對剩余價值生產中工作日界限是如何決定的? ?

7?相對剩余價值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

8?絕對剩余價值與相對剩余價值的關系是什么? ?

9?如何認識超額剩余價值的來源? ?

10?如何理解工人對資本的形式隸屬與實際隸屬? ?

11?為什么說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

12?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

三、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 ?

1?如何理解社會再生產的內容與形式? ?

2?研究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能發(fā)現(xiàn)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哪些新特征?

3?如何認識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和資本積累的實質? ?

4?如何理解商品所有權規(guī)律轉化為資本主義占有規(guī)律? ?

5?什么是資本有機構成?其變動趨勢是什么? ?

6?資本積累、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的關系怎樣?

7?資本主義相對過剩人口是怎樣產生的? ?

8?什么是資本積累的一般規(guī)律? ?

9?如何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實質? ?

10?如何理解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 ??

第四篇 關于剩余價值分割與轉化的理論 ?

一、剩余價值分割與轉化理論的結構體系 ?

1?剩余價值分配與轉化理論的研究對象和中心問題是什么? ?

2?剩余價值分割與轉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

二、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 ?

1?剩余價值是如何轉化為利潤的? ?

2?剩余價值率與利潤率的關系如何? ?

三、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 ?

1?利潤是如何轉化為平均利潤的? ?

2?價值是如何轉化為生產價格的? ?

3?如何認識平均利潤率下降的規(guī)律? ?

四、商業(yè)資本與商業(yè)利潤 ?

1 商品資本職能怎樣轉化或獨立化為商業(yè)資?本的職能? ?

2 如何認識商業(yè)利潤的來源與本質? ?

3?商業(yè)流通費用是如何補償?shù)模??

五、借貸資本和信用 ?

1?如何認識借貸資本的形成和特征? ?

2?如何認識利息的產生和本質? ?

3?什么是商業(yè)信用與銀行信用? ?

4?如何認識信用對資本主義生產的作用? ?

5?如何理解馬克思關于股份公司的理論? ?

6?馬克思關于經理的論述有哪些?

六、資本主義的地租 ?

1?如何認識資本主義土地制度與資本主義地租? ?

2?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級差地租? ?

3?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絕對地租? ?

4?馬克思是如何對“三位一體”公式進行批判的?

第五篇 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階段與歷史進程 ?

一、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階段 ?

二、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

1?如何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用? ?

2?如何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是什么? ?

4?如何比較分析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壟斷的研究? ?

5?對“新中間階級”的觀點應如何認識? ?

6?如何認識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第六篇 資本主義經濟的運行過程 ?

一、產業(yè)資本的循環(huán)與周轉 ?

二、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

三、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資本運行 ?

第七篇 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經濟關系 ?

一、國際分工與國際競爭的新發(fā)展 ?

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與一體化的發(fā)展 ?

三、當代世界經濟關系的發(fā)展及特點 ?

第八篇 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及其發(fā)展階段 ?

一、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

第九篇 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 ?

二、中國“漸進式”市場化改革的特點與成功經驗 ?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第十篇 中國國有企業(yè)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改革 ?

一、中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歷程 ?

二、股份制是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方向

三、國有經濟的戰(zhàn)略調整和戰(zhàn)略改組 ?

四、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yè)的股份制改革,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

第十一篇 政府經濟職能與宏觀經濟調控 ?

一、政府經濟職能與宏觀經濟調控 ?

二、中國宏觀經濟體制改革 ?

三、克服市場疲軟,增加國內有效需求 ?

四、城鎮(zhèn)居民就業(yè)狀況與就業(yè)政策的分析 ?

第十二篇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分析 ?

一、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 ?

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狀況 ?

三、實行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 ?

四、我國現(xiàn)階段必須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 ?

第十三篇 中國農村經濟發(fā)展與城鎮(zhèn)化建設 ?

一、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 ?

二、積極推進農村的各項經濟改革 ?

三、積極推進城鎮(zhèn)化,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第十四篇 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與經濟全球化 ?

一、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

二、我國要實現(xiàn)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

三、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目標與策略 ?

四、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fā)展 ?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