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1]

中文名

小針刀療法

材料

金屬材料

性質

閉合性松解術

療法介紹

小針刀療法是朱漢章教授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借鑒西醫(yī)外科手術原理,以小針刀為主要治療手段而創(chuàng)立的一門醫(yī)學新學科。2004年12月教育部組織的鑒定會結論為:小針刀醫(yī)學在理療、技術、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創(chuàng)性,特別在臨床治療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小針刀一般為10~15厘米左右,直徑0.4~1.2毫米,分手持柄、針身、針刀三部分,刃口鋒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號刀片改制或牙科探針改制而成,應用前必須高壓滅菌。為減輕局部操作時引起的疼痛,可做局部麻醉,阻斷神經痛覺傳導。針刀治療時選穴一定要準確,進針速而捷,這樣可以減輕進針帶來的疼痛。治療時在深部進行鏟剝、橫剝、縱剝等松解時,手法宜輕,不然會加重疼痛,甚至損傷周圍組織。針刀治療術后,患者生活起居要特別注意,防止風、寒、濕邪的侵襲,同時要注意工作、生活中選擇正確的姿勢,否則短期療效很好,一段時間后疼痛容易復發(f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