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報》,創(chuàng)刊于清光緒元年六月十四日,(1875年7月16日)

正文

《益報》,創(chuàng)刊于清光緒元年六月十四日,(1875年7月16日),日報。為《匯報》??笥芍鞴P朱逢甲(蓮生)創(chuàng)辦,益報社發(fā)行。同年十一月初七宣布???,共出116期。該報以“卷”代“張”,以“頁”代“版”,日出一卷8頁,

《益報》創(chuàng)刊號載《本館主人啟》云:“敬請四方益友以見聞投集”,“或書近事,或述異聞,或壯而懔告霜嚴(yán),或雋永而別饒風(fēng)趣,或有快心佳句,或有得意奇文……俾得結(jié)文字緣而天下之益友何幸如之?!?/p>

《益報》政治立場與前期《匯報》相反,儼然如清朝政府的官方喉舌。其版式沉悶,編排呆板,一般為前面刊登上諭、奏折、宮門抄、疏示類,后面接登新聞,末尾登文苑詩詞。其言論保守,思想封閉,內(nèi)容主要為轉(zhuǎn)錄《京報》,轉(zhuǎn)譯上海有利該報立場的各報評論,采摘各地社會新聞,每期約發(fā)28條左右,幾乎每日報道上海會審公廨,尤其是英界與法界會審公案和重大案件,同時刊載文人墨客文苑詩詞和商業(yè)、船訊廣告。

從創(chuàng)刊伊始至??c《申報》筆戰(zhàn)不休,每隔數(shù)天均有專論和文章與之論辯,或反駁嘲罵,或羅織罪名,或捕捉文字錯誤,或為同一立場報紙張目,集中反駁《申報》提出的各種改革、改良和富國強(qiáng)民的觀點,在轟動全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中,其袒護(hù)地方官府,攻擊最先揭露此案真相的《申報》是“幫助謀死親夫之淫婦”。該報在攻擊《申報》的同時,還每日連篇累牘刊登各地讀者“贊同、聲援本報立場”的來信,以壯聲勢。此外,該報還發(fā)表過江南、湖北、廣東、順天等地的“鄉(xiāng)試題名錄”和燈謎。

清光緒元年十一月初七日(1875年12月4日)該報登出《本館廣告》,稱主筆朱逢甲(蓮生)“另有正事”,不再主持該報。該報就此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