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精)》,作者(日)川勝義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8-1-1出版。描述的是當我們重讀上述諸家的著作。

中文名

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精)

出版時間

2008年1月1日

定價

¥49.00 元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開本

16開

作者

(日)川勝義雄

裝幀

平裝

版次

1

ISBN

9787532548378

副標題

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

頁數(shù)

328 頁

叢書

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

正文

作者

:(日)川勝義雄

ISBN

:10位[7532548376] 13位[9787532548378]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1-1

定價

:¥49.00 元

內(nèi)容提要

自古被視為衰亂之世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因其上承秦漢,下啟隋唐的歷史位置,在近代西方歷史研究理論的影響下,從上個世紀早期開始,便倍受學者們的矚目。在針對這一段歷史的研究中,幾乎集中了近100年來最為優(yōu)秀的史學名家。上世紀80年代初,前蘇聯(lián)的歷史學者馬良文氏曾撰文回顧世界的魏晉南北朝史研究,認為中國學者陳寅恪、唐長孺、周一良、何茲全與日本學者宮川尚志、谷川道雄、川勝義雄、越智重明等人的研究工作為勾勒該時代的面貌作出了巨大的學術貢獻。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近30年前的這一評述,仍然可以說至為客觀、公允。當我們重讀上述諸家的著作,或許感覺在材料的精細選用上不如現(xiàn)今利用電子檢索那樣完備,但無論理論體系的建立還是問題提出的視角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新穎獨特,大氣磅礴,行文也是布局嚴密,層層推進,猶如長江巨浪沛然不竭,讀后令人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

編輯推薦

我有一位良友,他便是京都大學的同窗川勝義雄)1922-1984)。大學畢業(yè)后,川勝致力于魏晉南朝史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他的主要著作《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巖波書店,1982年)在國內(nèi)外受到極高的評價。

川勝義雄從社會學角度對中國六朝社會進行了探完。如何考慮六朝社會與封建制的關系,是川勝始終蒙繞于心的問題。川勝在對后漢及魏晉南朝的歷史進行精細的分析之后,認為這一時代的特征,是有別于皇帝政治的另外一種以人格為媒介的人際結合關系。歐洲中世的封建政治是封建領主制的地方分權政治,而中國的中世,卻是皇帝專制下的中央集權官僚政治。當時中國豪族階級的勢力,具有向領主制傾斜的性質,他稱之為豪族的領主化傾向。但中國社會以輿論,也就是以后在九品中正制中起重要作用的“鄉(xiāng)論”為基本手段,阻止了領

主化傾向,從而形成了有別于歐洲的中世社會-貴族制社會。

——[日]谷川道雄

目錄

第一編 貴族制社會的形成

第一章 貴族政治的成立

前言

一 魏晉貴族的系譜

二 漢末清濁二流的對立

三 清流勢力的結構

四 從清流勢力到魏晉貴族

結語

第二章 漢末的抵抗運動

前言

一 逸民式人士與清流勢力

二 鄉(xiāng)邑秩序的分裂

三 豪族的自我矛盾

四 從黨錮到黃巾運動

結語 ——對下一個時期的展望

第三章 魏、西晉的貴族層與鄉(xiāng)論

前言

一 鄉(xiāng)論的性質

二 鄉(xiāng)論環(huán)節(jié)的重層結構

三 上層游離于基層之外

結語

第四章 貴族制社會的成立

一 問題的基本視角

二 豪族在鄉(xiāng)村的統(tǒng)治與自耕農(nóng)民

三 清濁二流的對立及其社會基礎

四 逸民人士與黃巾之亂

五 魏晉貴族制社會及其國家

第二編 朝向封建制的傾斜與貴族制

第一章 曹操軍團的構成

前言

一 民間武力集團的結集

二 民間武力集團的內(nèi)部構成

三 集團的結合紐帶

四 統(tǒng)屬關系——質任

五 曹操直轄軍

六 關于所謂法術主義統(tǒng)制

第二章 孫吳政權與江南的開發(fā)領主制

前言

一 孫吳政權的成立

二 山越問題

三 孫吳政權下的開發(fā)領主制社會

結語

第三章 從孫吳政權的崩潰到江南貴族制

前言

一 孫吳政權中主從關系的瓦解

二 孫吳社會的不均等化與流動化

三 西晉統(tǒng)治下的江南

……

第四章 東晉貴族制的確立過程——與軍事基礎的問題相關聯(lián)

第五章 門生故吏關系

第三編 貴族制社會的變質與崩潰

第一章 劉宋政權的成立與賽門武人——從與貴族制的關聯(lián)來看

第二章 《世說新語》的編纂——元嘉之治的一個側面

第三章 貨幣經(jīng)濟的進展與侯景之亂

第四章 南朝貴族制的崩潰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