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井的由來 現(xiàn)東營區(qū)辛店鎮(zhèn)耿井村,是從墾利縣郝家鄉(xiāng)耿家村分遷而來的。

中文名

耿井村

氣候類型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魯E

所屬地區(qū)

東營區(qū)辛店鎮(zhèn)

概括介紹

耿井的由來

現(xiàn)東營區(qū)辛店鎮(zhèn)耿井村,是從墾利縣郝家鄉(xiāng)耿家村分遷而來的。

據(jù)民國二十年(1931年)版《耿氏譜書》記載:耿氏原籍絳州(今山西境內(nèi)),明永樂年間自棗強縣遷來;耿家村始祖耿龍由新城(今桓臺)遷居博興城東辛耿莊,二世祖耿事修自辛耿莊徒居大耿莊(即今墾利縣郝家鄉(xiāng)耿家村);十世耿世孝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從大耿莊東遷大耿莊草場,世代繁衍,遂成一村,即今耿井村。

《耿氏譜書》關(guān)于耿世孝的記載:“耿世孝,字天經(jīng),娶妻魏氏。乾隆四十八年遷居東莊科,葬東莊塋。享年七十有三歲,乾隆壬申午月十四日(1755年7月14日)生,道光甲申未月八日(1824年8月8日)卒?!薄俺踹w時,家綦貧,節(jié)儉勤勞,不敢少休。年未半百遽富連阡陌,生齒漸繁,望其村,儼然巨鎮(zhèn)。家常延名師,俾子孫學詩禮,而書香之名亦因而無替云?!薄按估项H嗜酒,且以無疾終?!?/p>

耿世孝兄弟四人,行三,家境貧寒,成家后曾給“資財甲于一鄉(xiāng)”的近族耿三奇幫工。據(jù)傳說,乾隆四十八年耿世孝又添一子,三奇家的人在議論此事時,無意間說出了“又添一小伙計”的話,而這話又恰好讓世孝聽到了。正值年輕氣盛的耿世孝一氣之下,便于當夜一條扁擔挑起全部家當,舉家東遷,到當時的大耿莊草場(今耿井村一帶)落腳,搭起簡陋的茅屋住了下來。初到時,全家人采野蔬充饑。耿世孝決計力耕田疇,勤儉度日。他置買田地時,狠心的地主把鹽堿地、撂荒地翻耕了一遍,充當良田賣給他。他也果真上當受騙,花錢買下了。但該著耿世孝時來運轉(zhuǎn),他在這塊堿地里種上大豆、高粱、棉花,且連續(xù)三年風調(diào)雨順,蒼天相助,喜獲豐收。據(jù)傳說,當年他種棉花的時候,棉花一發(fā)芽,“老天爺”就送來了綿綿細雨,雖是薄田,卻出得一地好苗。收獲后足足裝了六大車。在這荒野之地里居然藏著這么多好棉花,令收花人大為驚奇,一時間成為了美談。

耿世孝一家,子6人,孫15人,重孫31人,真可謂人財兩旺。耿家分家時,六個兒子每人分得了一部馬車,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耿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幾十年后這里競形成一個不小的村落。

當時,耿世孝家居附近(今耿井村西南角)有一口飲水井,村人就用井字取村名——“耿家井”。后人又簡稱其為“耿井”。

(文/耿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