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的銅石并用時代文化。主要分布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公元前4000年后興起,至公元前3100年為提姆杰特·那色文化所取代。居民經營農業(yè)、畜牧業(yè),部分人專門從事燒陶和采石行業(yè)。 烏魯克文化期(約前3500-前3100),是考古學上蘇美爾從氏族公社向文明時代過渡的第二個時期,蘇美爾開始進入文明時代。這一時期銅器大量出現(xiàn),陶器制作普遍使用陶輪,能制造彩陶。階級分化越來越明顯。烏魯克文化產生了奠定蘇美爾文明傳統(tǒng)的三項成就,即塔廟式的神廟建筑、圓柱形的印章和文字的發(fā)明。這一切都說明蘇美爾已經進入了階級社會。
精選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薦
烏魯克文化相關的文章
三頭肌指短石肌肉,是三朝向的大骨骼肌,它沿到膀臂后面跑。三頭肌是三個頭的起源,分別是長的頭(結肩胛骨)、側面頭(后部肱骨的軸優(yōu)越側向和輻形(螺旋)凹線)和中間頭(后部肱骨的軸中間和下等輻形(螺旋)凹線)。
貴州,簡稱“黔”或“貴”,省會貴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qū)。地處中國西南內陸地區(qū)腹地。是中國西南地區(qū)交通樞紐,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shù)據(jù)綜合試驗區(qū)。貴州界于北緯24°37′~29°13′,東經103°36′~109°35′,北接四川和重慶,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云南。貴州境內
世界氣象組織(英語全稱: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簡稱:WMO),是聯(lián)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總部設于瑞士日內瓦,有193個會員國和會員地區(qū)(截至2023年6月) ,致力于在地球大氣狀態(tài)和變化規(guī)律及其與陸地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大氣產生的天氣和氣候、以及由此產生的水
不列顛群島是歐洲西北部的島群。包括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兩個主要島嶼以及許多小島在北海與大西洋之間,東南以英吉利海峽、多佛爾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包括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兩大島,以及附近的赫布里底群島、奧克尼群島、設得蘭島、安格爾西島和馬思島等,約5,000個小島??偯娣e31.5萬平方公里。
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League of Arab States)是為了加強阿拉伯國家聯(lián)合與合作而建立的地區(qū)性國際組織。是當今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地區(qū)性組織。簡稱阿拉伯聯(lián)盟或阿盟。

尚可名片
這家伙太懶了,什么都沒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