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晚報》于1993年7月1日創(chuàng)刊,為原吉安市委機關(guān)報,是一份縣級機關(guān)黨報。

江西紙媒《吉安晚報》于2020年1月1日???。

中文名

吉安晚報

別名

吉安市委機關(guān)報

類型

吉安市委機關(guān)報

所屬地區(qū)

中國

??瘯r間

2020年1月1日

性質(zhì)

機關(guān)報

主管單位

井岡山報社

主辦單位

井岡山報社

地址

吉安市吉州區(qū)吉泰路9號(井風山報社大樓內(nèi))

創(chuàng)刊時間

1993年7月1日

歷史沿革

2000年5月,國務院批準吉安地區(qū)撤地設市,《吉安晚報》由原縣級機關(guān)報上劃到井岡山報社。

2001年1月1日,《吉安晚報》全面改版,定位為都市類民生報,辦報宗旨“關(guān)注百姓冷暖,服務市民生活”,面向全市13個縣(市、區(qū))公開發(fā)行。

報紙停刊

對于???,上述《吉安晚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做了簡單介紹:時代不因個體而停滯,歷史自有其發(fā)展的軌跡。新媒體的風起云涌,傳播渠道的日益豐富,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正發(fā)生深刻變化。傳統(tǒng)紙媒,尤其都市類紙媒,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沖擊。盡管如此,但我們相信,信息及其傳播載體永遠不會消失,或是他們只是需要一些改變。時光的深處,將會永遠留住鉛字的力量。曾經(jīng)的紙張里,有你們的悲喜,也有我們的影子。記載,永遠存在。

《吉安晚報》將于2020年1月1日???。[1]

休刊詞

無奈的告別

2019年10月9日,井岡山報社長辦公會作出決定:吉安晚報2020年1月1日???,向CN36-0051告別,向忠實的讀者告別,向支持的作者告別,向關(guān)心的領(lǐng)導告別,向身旁的同事告別。

從1993年創(chuàng)刊起,26年來,我們晚報人始終懷抱“關(guān)心百姓冷暖,服務市民生活”的初心,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櫛風沐雨,開拓創(chuàng)新。我們總是在路上,在路上一肩風月,尋尋覓覓;我們總是在案頭,在案頭心潮起伏,奮筆疾書。我們早已和這張報紙連成了一體,他簡直就成了我們身心的一部分。我們也曾創(chuàng)造過輝煌,也曾贏得過贊許。

無奈世事變化太快,讓人措手不及。幾年間,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客戶端異軍突起,猶如江河改道,把傳統(tǒng)媒體的沖擊得七零八落,幾乎搶光了我們的讀者。如果說報紙與讀者是魚水關(guān)系,沒有讀者之“水”,報紙之“魚”怎么生存?因缺少水的滋養(yǎng),這些年,全國都市類媒體的廣告、發(fā)行都是“斷崖式”下滑,都被逼得紛紛??蜣D(zhuǎn)型,都涼在干涸的沙灘上。

這些年,慣看秋月春風,慣看媒體停刊轉(zhuǎn)型,雖覺惋惜,但不覺心痛。只是輪到自己的時候,這種無奈的離緒,才會郁結(jié),才會被撕裂。

從今以后,《吉安晚報》什么也沒了,報紙停刊,單位撤銷,同事星散,微信微博關(guān)停。這一別,如此決絕。

作為“末代總編”,對這個結(jié)局,其實是能料到的,只是心有不甘。我們也曾想轉(zhuǎn)型互聯(lián)網(wǎng),做強客戶端;我們也曾想借道游戲,拉回人氣;我們還曾想打破體制,放活機制,讓創(chuàng)造力迸發(fā);我們還曾想創(chuàng)新方式,另辟蹊徑,讓新聞更具活力……,但我們虎虎生風的一招一式,都恰似打在棉花上?!捌邆睕]傷到對手,反傷自身,讓自己傷痕累累。

幾年下來,得出的教訓是:別與趨勢為敵。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雖不甘,卻也無奈。

日落時佇立吉安榕樹下,看對岸炊煙,忽然想到,這里曾是一個興盛的碼頭,叫“榕樹碼頭”。當時人們要去對岸,必須從這里乘船過河。八十年代,我剛到吉安參加工作時,還坐船來回過。在榕樹碼頭的茶館里,還叫過一壺吉安水酒。那時的榕樹碼頭,應該是吉安最繁華、最活躍的地方。后來,在它的邊上架了橋,還通了車。人們往返河東河西,更加方便快捷。漸漸地,人們就告別了碼頭,告別了船工,告別了航標燈,告別了一切屬于榕樹碼頭的標記。

我想,當時船工也是很無奈的。橋的出現(xiàn),擠丟了他的生計。他被迫棄船上岸,重謀出路。兩岸的茶樓酒館,也是很無奈的。他們也得另尋寶地,重新開張。

現(xiàn)在,當我們佇立榕樹下,看吉安大橋熙來攘往時,已沒有人再會為榕樹碼頭的告退而傷感。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告別,我們都得黯然神傷。

有些告別,其實是可以浪漫的,有如李白跟汪倫的“踏歌作別”;也有些告別,其實是可以瀟灑的,有如徐志摩再別康橋,只是輕輕地揮了揮手。

只是我們天生不具這份瀟灑與浪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