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戴爾(塞斯·羅根飾)是個標準的大麻癮者,他的工作是法院的遞送傳票員,生活平淡無奇,只有大麻才能給他帶來點刺激。索爾(詹姆斯·弗蘭科飾)是個以從事大麻交易為生的小混混,索爾一直把戴爾當成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可戴爾卻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會想起他,那就是他又沒有大麻可抽了。
“菠蘿快車”作為新上市的品種非常搶手,恰巧索爾是整個市場上唯一首先弄到這個品種的大麻販子,戴爾拿著剛剛到手的新品種等不及回家就在車里先享受了起來,此時卻意外的目睹了一個壞警察和城里最危險的毒品頭目聯(lián)手殺害一個亞洲人的整個罪案過程。窩囊的戴爾當然嚇破了膽,抱頭鼠竄中無意間將還沒抽完的“菠蘿快車”扔在了案發(fā)現(xiàn)場。這下子就連倒霉蛋索爾也惹禍上了身,兩個人發(fā)現(xiàn)光是“菠蘿快車”這條線索就足以把這起兇案跟自己扯上關系。一時間他們兩個成為了黑白兩道同時追殺的對象,就連戴爾的女友安吉(艾梅柏·希爾德飾)也難逃這場無妄之災,無奈之下兩人只好踏上了逃亡之旅[1]。
角色介紹

菠蘿快車[美國2008年大衛(wèi)·戈登·格林導演電影] | 戴爾演員 塞斯·羅根 法院傳票遞送員,干著一份令自己和別人都討厭的工作,總是覺得生活平淡無奇,對人生感到非常迷惘,認為只有大麻才能給他帶來點刺激。是一個標準的大麻成癮者。 |

菠蘿快車[美國2008年大衛(wèi)·戈登·格林導演電影] | 索爾演員 詹姆斯·弗蘭科 小混混,不務正業(yè),只能以從事大麻交易為生,索爾一直把戴爾當成肝膽相照的好朋友,但也清楚的知道,戴爾只有在沒有大麻可抽的情況下才會想起他。 |

菠蘿快車[美國2008年大衛(wèi)·戈登·格林導演電影] | 安吉演員 艾梅柏·希爾德 戴爾的女友,對戴爾吸食大麻的惡習感到非常厭惡,為此兩人經常發(fā)生爭吵。戴爾某天突然成為了黑白兩道同時追殺的對象,身為其女友的她也難逃這場無妄之災。 |

菠蘿快車[美國2008年大衛(wèi)·戈登·格林導演電影] | 瑞德演員 丹尼·麥克布耐德 城里最危險的毒品頭目,與一個收受賄賂的警察相勾結,聯(lián)手殺害了一個掌握了毒品交易內幕的亞洲人,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犯罪過程被戴爾目睹后,開始展開了對戴爾的追殺。 |
(以上資料來源)[1]
音樂原聲
序列 | 曲目 | 歌手 |
01 | Pineapple expres | Huey Lewis And The News |
02 | Electric avenue | Eddy Grant |
03 | Er. greenthumb | Cypress Hill |
04 | Lost at birth | Public Enemy |
05 | Poison | Bell Biv Devoe |
展開表格幕后花絮
1.塞斯·羅根在創(chuàng)作劇本時本來打算自己扮演索爾這個角色,由詹姆斯·弗蘭科來演戴爾,但是在第一次對詞之后,他發(fā)現(xiàn)還是讓詹姆斯扮演索爾更加搞笑。
2.塞斯·羅根本來以為該片會得到更多一些的制作預算,可惜因為影片的題材涉及了毒品,預算由五千萬美金減少到了兩千五百萬美金。
3.編劇之一的埃文·戈登伯格告訴塞斯·羅根自己從電視上學會了“菠蘿快車”這個有意思的新詞,覺得有機會一定要用一下,于是一年后,這個詞就成了該片的片名。
4.片中充滿了驚險的動作場面,塞斯·羅根在拍攝過程中手部曾嚴重受傷。
制作發(fā)行
發(fā)行信息國家 | 日期 | 國家 | 日期 |
美國 | 2008年8月6日 | 德國 | 2008年10月23日 |
澳大利亞 | 2008年8月7日 | 俄羅斯 | 2008年10月23日 |
英國 | 2008年9月12日 | 瑞典 | 2008年10月24日 |
冰島 | 2008年9月19日 | 阿根廷 | 2008年10月30日 |
土耳其 | 2008年9月19日 | 丹麥 | 2008年10月31日 |
展開表格制作公司國家 | 名稱 |
美國 | Apatow Productions |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
Relativity Media |
發(fā)行公司時間 | 國家 | 名稱 |
2008 | 美國 |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
荷蘭 |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
俄羅斯 | Buena Vista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
新加坡 |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
2010 | 美國 | fX Network? |
影片評價

菠蘿快車的劇照
《菠蘿快車》延續(xù)了塞斯·羅根在電影《一夜大肚》和《超級壞》時的悶騷搞笑風格,獲得了不俗口碑。故事背景是在七八十年代,但該片借著這個背景另起爐灶,變成講述現(xiàn)代年輕人成長的尷尬事,畫面很好的營造出影片所需的年代氛圍(網(wǎng)易娛樂評)[2]。如果觀眾像兩位主人公一樣受到煎熬,可能會覺得這部動作喜劇更滑稽,更讓人興奮(《西雅圖時報》評)。導演格林在對白和較小的場面有一種天生的掌控手段,但在宏大和暴力的電影片斷中卻缺少活力(美聯(lián)社評)。故事設計本來迂回曲折,但導演讓影片的步伐過于強勁,結局因此成了鬧?。ā顿M城每日新聞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