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簡介
最后一只渡渡鳥,1681年,死于槍口下,毛里求斯,最后一只旅鴿,1914年,死于辛辛那提動物園,美國,最后一只隆鳥,1649年,死于人類的捕殺,馬達加斯加,最后一只異龍鯉,1981年,死于異龍湖的干涸,中國……它們走了,我們還在。孤獨的人類是可恥的。每滅絕一種動物,我們就向孤獨又邁進了一步。本書敘說了數(shù)百年間,世界各地滅絕了的,或正在走向滅絕的30多種動物的故事,記錄它們,是在尋找它們,并讓它們永遠地留在我們心中。尋找,是希望悲劇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對自然的愛,是對未來滿懷希望。
本書敘說了數(shù)百年間,世界各地滅絕了的,或正在走向滅絕的30多種動物的故事。書中介紹了數(shù)十種已絕跡的動物滅絕的過程,書中每篇文章,都配有精美插圖,出自畫家魏永恒之手。
圖書目錄
序
1、逝者如渡渡 As dead as a dodo
阿拉斯加鸕鶿Alaska Cormorant
新西蘭椋鳥New Zealand Starling
旅鴿Passenger Pigeon
渡渡鳥Dodo
隆鳥Elephant Bird
瓜達盧佩大鷹 Guadalupe Eagle
亞洲獵豹Indian Cheetah
袋狼Thylacine
中國犀牛Chinese Rhino
紐芬蘭白狼Newfoundland White Wolf
指猴Aye-aye
巴基斯坦沙貓Pakistan Sand Cat
日本狼Japanese Wolf
奧勒什蒂魚Orestias
象龜Turtle
異龍鯉Allosaurus Carp
蝸牛飛魚 Snail Darter
美洲海豹 Americas Seals
2、最后的蝴蝶 Last Butterfly
蝶Butterfly
馬Horse
象Elephant
虎Tiger
麋Elk
小鳥(代后記)
作品書摘
小鳥(代后記)
經(jīng)過花鳥市場,唱唱掙脫了我的手,跑到一排鳥籠前面。
“爸爸,我要小鳥。”
“不行,會死的。”
“不會的,我會天天給它吃飯,喂它喝水?!?/p>
我拉她走,她腳跟蹬地,向后賴著屁股:“就算我的生日禮物,我只要這一個禮物,其他什么禮物都不要。”事實上,她的6歲生日剛過,所有
人都給過她禮物。
“唱唱,你想想,如果有人把你關(guān)在籠子里,買回去看著玩,你愿不愿意?”
“我又不是小鳥。我知道,你是不喜歡我了,你昨天就不喜歡我了?!?/p>
“唱唱,你要講道理。鳥是應(yīng)該在天上飛的,不是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兒不能飛,多可憐,哪里也去不了,也沒有朋友?!?/p>
“我們可以買兩只小鳥,它們就可以做朋友了。”
我拉她的手臂,她大哭起來,左手牢牢地抓著擋在鳥籠前面的木欄桿,身子繃得直直的。
“你要替小鳥想想,不要不講道理,太自私。”我朝她喊。
“有的小鳥在天上飛,有的小鳥就是關(guān)在籠子里的。為什么別的爸爸給小朋友買,你不給我買?”
我們僵持著。她滿臉是淚,抽抽泣泣。對女兒的疼愛,使我放棄了對小鳥的憐憫以及原本以為很是堅定的生態(tài)理念。
我買了一只鳥籠,以及兩只小小的虎皮鳥。整個晚上,唱唱就蹲在鳥籠前面,一步不離,看著它們在橫桿上蹦來跳去,喂它們鳥食、水和菜葉。
“奶奶,小鳥會生蛋嗎?”
“會?!?/p>
“等它下蛋了,你幫我給它做個窩,讓它孵小鳥好不好?”
“好?!蹦棠绦Σ[瞇地一直陪她坐著。
“鳥被關(guān)著,是不會孵小鳥的?!蔽依淅涞夭遄臁?/p>
唱唱低著頭,輕聲招呼著小鳥從橫桿上下來喝水,看也不看我。
第二天,唱唱比往常起得要早,起床之后,又搬了把椅子,坐在鳥籠的前面。她突然大聲地喊我,聲音很是驚惶。我走過去。一只鳥站在橫桿上東張西望。另一只已經(jīng)跌落在籠子底盤上,掙扎著,動靜越來越微弱,終于不動。我把它拿出來,對唱唱說,它死了。
晚上回來,鳥籠已不在。唱唱一個人在看電視。
“鳥呢?”我問她。
“我讓奶奶給放了。”她指指遠處灰暗的天空。
早晨我走了之后,唱唱讓奶奶陪她,把鳥送給樓下喜歡小狗的阿姨,可是阿姨不要。她又拎著,送給四樓的爺爺。四樓爺爺養(yǎng)了好幾個籠子的鳥。四樓爺爺又嫌她的鳥太普通。傍晚的時候,她把小鳥放了,就一直坐在電視機前面。屏幕上,一個怪怪的日本卡通人,正跟一個難看的怪獸野蠻地扭打著。看著她,我突然很想給她,以及像她一樣的孩子,寫一點故事,讓她們了解生命,了解自然,了解人類自己。
這天晚上,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渡渡鳥》。它成了這本書的開始。
作者介紹

逝者如渡渡
申賦漁,著名專欄作家。1970年11月生于江蘇泰興。金陵報告文學(xué)學(xué)會會長、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中國作協(xié)會員、東南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特聘教師、南京日報專欄記者。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南京日報》“申賦漁工作室”主持人。著有《不哭》《光陰——中國人的節(jié)氣》《一個一個人》等,先后為《南京日報》《杭州日報》《福州日報》《天津日報》《西安晚報》《石家莊日報》等媒體撰寫專欄。導(dǎo)演有《龍的重生》《尋夢總統(tǒng)府》等電視片。
2008年,出版紀(jì)實文學(xué)《不哭》,被評為當(dāng)年“中國最美的書”。該書通過講述18個命運各異的孩子的故事,反映了他們所遭遇的生存與教育困境。書出版后,受到《文學(xué)報》、《廣州日報》、《新京報》、《中國青年報》等數(shù)十家媒體的關(guān)注。
2009年,出版生態(tài)文學(xué)作品《逝者如渡渡》。全書通過對滅絕動物的描述,反映了西方工業(yè)文明之后,人類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該書將自然與人文知識相結(jié)合,體現(xiàn)對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人與社會關(guān)系的深沉思考。這不僅是一本涉及多門學(xué)科的科普讀物,也是一本文筆優(yōu)美,既冷峻,又熱烈的文學(xué)作品。該書獲得了“冰心兒童圖書獎”及“金陵文學(xué)獎”。
曾獲得中國新聞獎、孫犁編輯獎、冰心文學(xué)獎及中國報紙副刊作品金獎、銀獎、銅獎等。
編輯推薦
每一個物種的消失,都是人類走向孤獨的腳步。沒有了它們的陪伴,我們能走多遠?每一個物種的人為滅絕,都是一面鏡子。照見的,不只是人類對自然界霸道的侵占,還有強勢民族對弱勢民族的蘆酷奴役。人們當(dāng)時意識不到,疼痛卻綿延至今,并將波及未來。本書敘述了十幾種已經(jīng)滅絕和瀕臨滅絕的動物的命運。它們曾經(jīng)是地球上絢麗而熱鬧的一群,可惜,如今我們的孩子已無法目睹它們生命的歡暢。合上書本后,但愿每個人都會問一下自己,我們的行為曾經(jīng)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傷痛?我們有沒有為一時的利益而透支我們的未來?
媒體評論
“一拿到這本書就驚嘆于它的美麗與哀愁,《逝者如渡渡》,為地球上曾經(jīng)的生靈書寫。每一個物種的人為滅絕,都是一面鏡子,照見的,不只是人類對自然界霸道的侵占,還有強勢民族對弱勢民族的殘酷奴役?!薄逗贾萑請蟆?/p>
“申賦漁的一本書,只是為了讓所有讀到這本書的人能夠偶爾回首一望,不論是人類還是普通一人,對于天地萬物,都還是要留下一點點悲憫與敬畏才好。否則的話,逝者如渡渡,我們能留下的只有愧悔與遺憾。”——《廣州日報》
“自打渡渡鳥這個有點神奇的物種滅絕,‘逝者如渡渡’這句老話也就有了那么一層揮之不去的悲憫之意。專欄作家申賦漁以此為題,筆下的文字不只是濃濃的悲憫,更讓人掩卷之余,忍不住低首沉思。”——《新京報》
“在寫作手法上,作者采用多樂器的‘合奏’模式,駕馭著手中之筆,同時游走在兩條或者更多的線索中,不但講述著動物滅絕的故事,還講述著同時期悄悄發(fā)生的另一個與之有關(guān)的故事,兩個故事互為觀照,形成合奏,產(chǎn)生更加驚心動魄的力量?!薄冻霭鎱⒖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