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椋鳥是新西蘭特有的一種鳥。生活在新西蘭北部島嶼的茂密的森林里,常常發(fā)出啾啾的叫聲。雖然雄鳥與雌鳥是生活在一起的。但是它們需要很大的勢力范圍,所以它們原來的數(shù)量就很少。由于這里的原始森林雨水充足,它們又常常被稱做雨鳥。

中文名

新西蘭椋鳥

今顎總目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亞門

脊索動物亞門

亞綱

扇尾亞綱

基本信息

新西蘭椋鳥

新西蘭椋鳥

分布范圍:生活在新西蘭北部島嶼的茂密的森林里

新西蘭椋鳥:1907年12月28日滅絕

動物簡介

新西蘭椋鳥

新西蘭椋鳥的身長約0.5米,長長的尾端是白色的,身上有黑白的花紋,它們的特征在于嘴,無論是雄鳥還是雌鳥,它們的嘴角部是截然不同的,兩邊都有引人注目的肉垂。它們以蟲子為食,在尋找食物的時候,雄鳥和雌鳥因為嘴形的不同而分工不同,雌鳥的嘴是長長的,彎彎的,對于在細(xì)小樹縫中覓食是在合適不過的了,而雄鳥的嘴象啄木鳥一樣,它必須啄去樹皮尋找縫中的小蟲,雌鳥常常在雄鳥無法對付的小洞中尋尋覓覓??茖W(xué)家們開始誤把它們當(dāng)作兩種不同的鳥類。

歷史文化

新西蘭椋鳥

毛利族人將新西蘭椋鳥作為神圣的象征。每當(dāng)他們進(jìn)行儀式的 時候,族中的長老總是用新西蘭椋鳥祭奠神靈,他們還認(rèn)為新婚的男子如果是夢到了鳥,他就會有孩子,如果是新西蘭椋鳥那一定是女孩;如果是白鹿那一定是男孩。1835年,傳教士威廉首先讓歐洲人了解到新西蘭椋鳥的存在。土著人為舉行儀式捕捉新西蘭椋鳥的行為并沒有使它們的數(shù)量減少,但是隨著歐洲移民來到島上開墾原始森林,它們的生存也就遭到了徹底的破壞,一只只鳥同時也成了槍口下的犧牲品。不久,真正的威脅來臨了。20世紀(jì)初,當(dāng)時的英國國王夫婦訪問新西蘭,他們受到了當(dāng)?shù)厝说臒崃覛g迎。國王將當(dāng)?shù)厝朔钏偷男挛魈m椋鳥的羽毛插在帽子上,當(dāng)?shù)厝撕蜌W洲的貴族,有錢人紛紛效仿。1907年12月28日,最后一只新西蘭椋鳥在森林中死去。